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从1982年召开中共十二大到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这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十年。这十年最大的成就是(     
A.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框架
C.开启了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确立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2022-10-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工分等特定词汇。工分是生产队会计记录社员每天上工应得报酬分数的简称,年底,会计根据工分数总和计算出全年分红。但这种分配制度实际操作过程中忽略了实际劳动态度和工作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分制很少采用。该现象反映了(     
A.计划体制下的产物可为改革提供经验教训
B.按劳分配方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农民艰苦奋斗的热情
D.农村中绝对平均主义做法毫无益处
2022-07-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3 . 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这一变化(     
A.有助于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B.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C.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D.说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大转型的时代,一是现代化转型,一是体制转型。“体制转型”是指
A.分配方式向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转型B.经济形式向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的转型
C.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型D.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