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现代外交制度是主权国家运行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外交政策的成长、国内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国内舆论对外交事务的日益重视,外交决策模式在内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其制度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19491976年,很多外交决策往往通过外交部或者其他外事部门上报文件由毛泽东和周恩来圈阅的方式决策。邓小平在1977年恢复工作之后,几乎天天要审阅外交部的请示报告,甚至连为法国学生开办暑期汉语培训班、援助肯尼亚体育综合设施之类的事务都要经过邓小平的批示。

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一些事务性政策、例行性政策、常态性政策的决策权力被下放,明确规定只有那些牵涉重要国家利益的战略性议题必须交给中央决策讨论,其他一些次要的外交政策议题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或者由外交外事部门决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重要的外事决策往往由外交部、外经贸部、文化部等部委甚至司局级单位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部委的意见和政策。

——摘编自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外交决策方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外交决策方式变化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128日)

材料二   1996年和1997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先后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1998年的阿拉木图峰会中各国元首表示要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从而拉开了上合组织的序幕。三年后“上海五国”升级为上海合作组织乃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目的。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其丰富的新型国家关系的核心是什么?并概括其在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方面的特征。
2021-03-01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七彩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来局限于商业领域的“市场”“推销”“包装”“成交”“投资”“老板”等词汇意义泛化,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反映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B.流行语言随社会变迁而逐渐改变
C.外来文化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内涵D.丰富的物质文化改变了精神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