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著名雕塑家潘鹤于1983年为深圳特区创作的城市雕塑《开荒牛》,这一组城市雕塑如今已经成为深圳的城市文化精神。该雕塑的创作
A.反映了城市体制改革的开始B.是为了纪念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C.体现了特区开拓创新的精神D.促进了文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022-06-05更新 | 525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陈秉安所著《大逃港》有这么一段话:“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B.香港当局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国人大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
2021-04-28更新 | 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得以成功脱贫致富
B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新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推动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制企业
D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A.AB.BC.CD.D
2021-04-27更新 | 606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此口号
A.是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B.体现出经济特区的实干精神
C.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说明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
2020-10-06更新 | 590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2020-09-15更新 | 199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天津市蓟县一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
7 . 1979年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为此,中央决定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8 . 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10 .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
2016-11-27更新 | 1436次组卷 | 46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