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1982年廖承志致信蒋经国:“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材料强调推动海峡两岸统一的积极因素是(     
A.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B.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
C.海峡两岸交流的频繁D.“一个中国”的共识
2023-06-28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9年,中共中央指出:“我们尊重台湾的现实,‘台湾当局'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它自己的权力,就是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军队,同外国的贸易、商业关系可以继续,民间交往可以继续,现行的政策、现在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变,但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形成了“一国两制”构想B.放弃了使用武力统一的政策
C.主张在台湾实行高度自治D.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3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最早打破诗人乡愁,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是(       
A.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岸实现三通D.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2023-03-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     
A.最早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B.首先在澳门地区成功实施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D.实现了台湾问题顺利解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更可见潮流所至,实非任何人所得而阻止。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这一文件的发表(     
A.宣告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台B.表明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推动了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D.直接促成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
6 .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邓小平意在说明“一国两制”(     
A.为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条件B.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C.专门针对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D.从根本改变了两岸统一的方针
7 .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下列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④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8 .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其内涵是(     
A.海峡两岸扩大交往,广泛开展经贸合作B.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
C.双方践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9 . 邮票虽在方寸之间,却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四张邮票,按其纪念的历史事件时间先后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2022-07-0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93年4月27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间隙,海协会代表在宴请海基会代表及其家人的菜单上,明确列出了“情同手足”“喜庆团圆”“兄弟之谊”“前程似锦”等菜名(如图所示)。海协会的这一举动(     
A.直接推动了两岸三通的实现
B.使“一国两制”成为两岸共识
C.传递了和平统一的基本政策
D.释放了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