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发展的阶段划分

改革起步阶段
19801988年)
曲折探索阶段
19881995年)
科技创新阶段
19952012年)
制度创新阶段
20122018年)
全面善治阶段
2018年至今)
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社会主义受挫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中美贸易战
国家战略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全面小康
深圳定位经济特区探索现代化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引擎先行示范区
深圳举措金融、价格、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施工建设体制、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外贸管理体制、企业产权体制,特区立法权、政府机构与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改制,行政.三分;大部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人才政策,营商环境建设,简政放权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   经过40年的探索,深圳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破解了社会主义无法发展经济的历史悖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通过深圳的窗口作用,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开明和变革形象,也向港澳台展示了国家发展的吸引力。中国之治的深圳样本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从经济增长到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到社会治理,再到全面善治,深圳样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之治的发展逻辑。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倪星、郑崇明、原超《中国之治的深圳样本:一个纵向共演的理论框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阶段进行阐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深圳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2021-10-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邓小平反复强调:“经济特区还是个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借助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特区率先实现经济起飞。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经济特区,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全局性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贡献了经验。

——摘编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价值新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材料二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求在15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规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等。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意义,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一步推动向“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加速战略”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结合中苏80年代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3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侨乡的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不仅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而且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李万军等著《中华传统家谱文化常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2021-05-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9131日,中央批复同意建立蛇口工业区的请示,蛇口工业区正式成立。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管”,蛇口工业区与是招商集团全资开发的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实现了多项制度革新观念革新。第一批创业者在蛇口冲破“姓资”“姓社”禁区,率先引进新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成功建立全新的劳动用工之、干部聘用制、薪酬分配制、社会保险制、工程招标制以及企业股份制等,这些改革举措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在1984年得到邓小平的认可,当年国庆节便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蛇口创业者们这些敢为人先的改革试验,后来在全国推广,被誉为“蛇口模式”。

——摘编自南天《蛇口创业开启新时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蛇口模式”创新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蛇口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 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三   今日浦东,不断吸此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议,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不同?自贸区的设立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2021-03-1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以前,梨园公社的小岗生产队是凤阳县出名的穷队。“工值一毛九,吃粮一百九”就是那时这个队社员常年的收入水平……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摘编自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雁塘头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典型调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小岗生产队在1979年前后粮食生产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例如财政和外汇收入实行定额包干,在计划、物价、劳动工资、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等方面,扩大地方权限,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1980年3月)


(2)根据材料二说明经济特区“特”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和投资,中国采取了一些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

11979年在深圳、珠海(靠近广州的珠江三角洲对岸)、汕头(广东省北部沿海)和厦门(福建南部沿海)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享受优惠待遇)。这些特区与台湾的“出口加工区”不同,而是一些改造中国经济的“实验室”。

21984年将沿海14个地方和海南岛向外国投资开放,在税收和进口关税方面给予优惠条件……

4)允许地方当局可不经中央政府同意即洽谈外国投资事宜,这导致了外国供应的进口骤增——钢铁、有色金属、木材和塑料等,外汇储备大量外流。

5)通过了有关税收、债务、专利保护和外国商标等事务的法律和规章……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192月,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出全面规划。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创业平台,充分发挥着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为港澳发展拓展空间,引领带动着粤港澳“发展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使得创新要素在此自由高效流通,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技术、企业和资金都可参与其中,有助于丰富“一国两制”的内涵。

——摘编自辜雨晴等《粤港澳大湾区靠什么引来金凤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设置“经济特区”的背景,并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并分析加快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2021-0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开放通商口岸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不同。
9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
(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提炼一个主题。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圳被称为中国硅谷1980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位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蛇口首先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1987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正式颁布,催生了华为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的诞生。1990年,深圳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城市精神。2001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深圳开展关于城市精神如何与时俱进的全城大讨论,深圳的城市精神再次概括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摘编自张一兵《深圳通史》

材料二     19762010年的美国硅谷。


时间重要事件
1976年乔布斯创办苹果电脑公司
1977年甲骨文成立
1983年第一台便携式电脑问世
1984年思科公司成立,这是硅谷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1991年万维网在互联网上首次出现,硅谷进入互联网时代
1993年万维网第一款浏览器Mosaic推出
1998年eBay在硅谷成立,谷歌成立
2001年维基百科成立
2003-2006年特斯拉,Facebook,Twitler等先后成立
2007年苹果公司的第一款iPhone问世,硅谷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2010年iPad问世,同年,智能手机年增长55%,全球销售2.6亿部

——根据[]克里斯托弗·克斯《创新生态密码:硅谷进化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决定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现实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与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共同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