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北京内联升大事记

时间事件
1853年内联升在北京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开张。
19世纪70年代内联升凭借朝靴的生产享誉全城,像李鸿章等这样的高官都脚蹬鸟黑光亮的黑贡缎鞋面内联升朝靴上朝。
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夺,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亦未能幸免。《辛丑条约》签订后,内联升的经营每况愈下。
辛亥革命后内联升再难固守它高端的朝靴定位,目标开始关注普通大众,由此产生了跨时代意义的产品——千层底布鞋。
全面抗战时期北京沦陷后内联升业务也受到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在通货膨胀和苛捐杂税的影响下,生产状况日下,濒临破产。
1956年内联升鞋店变成了国有企业,内联升千层底布鞋成了北京名牌产品,并且走向全国各地。
1977年恢复老字号名称。
1988年内联升的销售业绩不断攀升,市场份额不断增大。
2001年企业性质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成为了公司股东。
2018年推出大内联升副线品牌,联名IP和腾讯游戏合作的款式,包括大鱼海棠、王者荣耀等系列。

——摘编自姜铁军《内联升传奇》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内联升与中国社会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TIME),又称《时代周刊》、《时代杂志》等,是于1923年开始在美国出版的新闻杂志。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时评精彩,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时代》一直持续对中国的关注,自创刊以来,共计130多次将中国人作为该刊物的封面人物。下列两幅图分别是197911日的封面和1984430日的封面。

197911日的《时代周刊》封面,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84430日的《时代周刊》封面,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背景是长城,标题写着“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么?”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告上了《人民日报》

材料一: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宁江机床厂的广告,这是《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材料二:厂里作出打广告的决策,引起一场风波。

同意者说:“机床既然容许买卖,为什么不能登广告?”

反对者说:“不管怎么讨论,上面没有发布生产材料已经成为商品,贸然把广告登出去,很可能会政治错误。”

“政治错误”!这四个字在当时很可怕。除了担心犯下政治错误外,大家还担心一旦登出广告得罪了物资部门,以后有求于对方时不好办。

“如果出事,大不了不当厂长了,我已经做好了蹲监狱的最坏打算”。

——刘伦宝回忆(1978—1991年任宁江机床厂厂长、党委副书记)

材料三:当年(1979年)8月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一篇《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现行的沿用了多年的机电产品分配办法,有很大的缺陷……产销见面的试验,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也有报纸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对“产销直接见面”的一些看法》,认为宁江机床厂的做法“没有很好体现以计划调节为主”的原则”,“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

——据1979年《人民日报》等报刊整理

结合材料,以“改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16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城市

材料   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观察上图中的城市,以国家某一政策为主题,选取一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2023-11-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权制互动”

农村基层政权、村民自治权、农村土地产权共同构成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三个关键变量,“三权”的同构共变是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显著特征。而国家建制、社会创制、产权改制则成为驱动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深层制度逻辑与推动力量,“三权”的变革是“三制”彼此借用、交错并进的结果。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势必立足“权制互动”的实践逻辑,逐步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权”“三制”框架图

——据李燕凌、高猛《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重逻辑》

结合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对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中的“权制互动”予以说明。(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3-26更新 | 462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2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3中共中央、国务院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福建55位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刊发,要求增加企业经营自主权
4中国开始颁发第一代身份证,"职业"等没有成为身份证内容
5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10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支持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放宽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了党在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规定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
11上海飞乐音响发行股票
12年终盘点:"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热词,中国现代企业诞生和企业家创业最为集中的一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84年)》编制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释放的活力"为题,对这一年的改革开放大事记写一个历史述评。(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3-22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949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占34.7%,公私合营工业占2%,私营行业占63.3%。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整个经济结构较解放初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占53.5%,已居统治地位,公私合营经济占26.3%,合作经济占19%,个体、私营经济只占0.9%。

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个体、私营经济几乎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当时我国所有制结构基本上只剩下公有制经济成分,成为单一的公有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国民经济所有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见下表

比项
经济类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结构(%)
1997197819971978
所有经济总和747723624100100
公有经济56676359575.899.1
国有经济31296203941.956.2
混和经济中的国有48606.5
集体经济25380155633.942.9
混和经济中的集体6572.2
非公有经济180963024.20.9
结合所学知识,以“所有制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0-11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观察图中的城市,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某一政策(举措)为主题,选取两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具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李大利《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19239月—19244

材料二   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政策……于是才有四月至七月四个月中的各次胜利。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

材料三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上义过程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

材料四   邓小平把能否大胆改革开放看作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提出了判断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为此后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九十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依据上述至少两则以上材料的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0 . 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作者著作摘要
1939年贝特兰《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记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1970年林迈可《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关注根据地税制
1986年班国瑞《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研究新四军史
2003年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2013年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穆盛博《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2015年托比•林肯《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1)依据上表,指出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

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研讨,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


(2)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03-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