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广东省高要县沙浦公社沙一大队有集体鱼塘33亩,过去派几个劳力管理,一年最多收鱼6000斤,扣除成本和各项开支,年年亏本。1979年社员陈志雄开始承包集体鱼塘8亩进行专业养鱼,年纯收入3100元。1980年下半年,他完全承包了这33亩鱼塘,仅半年就产鱼万余斤,纯收入增加到7250元;而且,生产队不花一分钱,不出一个工,就净收入承包金4500元。不久,陈志雄又增加鱼塘承包面积,并扩展分散在四个大队,雇工进行管理。

陈志雄承包鱼塘的事很快引发了争论,众说纷纭。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赞成承包,也有一些人反对,认为“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为此,1981529日的《人民日报》以《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为总标题,开辟了一个讨论专栏,摘要发表读者的来信来稿。

广东省社科院与华南师院有两人受到讨论专栏的启发,专程跑到陈志雄所在的沙浦公社做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陈志雄的经营方式同旧社会(资本家)实在没有什么差别”,“陈式承包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脱离集体统一经营,已不属集体经济内部责任制性质,而成为资本主义经营,弊多利少,应予限制”。

广东省委责成省农委组成调查组,再赴陈志雄所在地进行调查,地委、县委也纷纷派出专人,前往查明真相。广东省农委调查组很快写出一份《高要县承包大户陈志雄的情况调查》报告,报告肯定了陈志雄在全公社首开专业承包的先例,从而使人们看到承包制的作用和生产的潜力。报告还说,陈志雄这种以雇佣劳动为主的大面积承包“带有一些资本主义因素,但就其经济效果来说,比原来吃‘大锅饭’要先进得多”。另外,报告列举了事实,证明当地推广了陈志雄承包鱼塘的方式后,“既使社员人人有活干,又发挥了专业户的作用,社员收入明显增加,有的困难户生活大为改善”。报告最后归纳了公社党委、县委和地委的意见,一方面对陈志雄等承包大户存在的问题,“大家都同意要坚决纠正”,同时又提出“对推行专业承包生产责任制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认为应当从总结经验教训上去解决,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限制,不宜采取通报批评的办法”。

《人民日报》组织的讨论持续了3个月,于830日结束。在最末一期专栏上,发表了北京读者佘大奴、黄克义写的题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经济——对陈志雄承包有争论的两个问题的看法》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指出:这次讨论,使人们对农村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以后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在认识上又进了一步。对人们解放思想有很大的启发,是一种交流思想、提高认识的好办法。

陈志雄在争论中坚持自己的做法,发家致富。4年内,他向集体上交了承包金14.1万元,向国家交纳税金2900多元。还推广了他的捞鱼花、育鱼苗等技术,有5个社员被他培训成养鱼能手,他光荣地被选为高要县的劳动模范。

——改编自季音《鱼塘风波——一次关于鱼塘承包问题的讨论》(2007年第6期《新闻战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广东陈志雄承包鱼塘一事引发的争论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3-11-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