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它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成功,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参与者,共产党人林伯渠,后来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革命前觉得只要把专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摘自林伯渠《在苒三十年》

材料三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对辛亥革命纪念意义的挖掘。1991年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其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摘自《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2)材料二中“此路不通”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
(3)为实现材料三中“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纪念辛亥革命具有什么样的时代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2009年全国人大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下表周年发文:“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两岸政党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良好势头”主要包括
①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②“九二共识”的达成
③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④两地“三通”的实现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有关政策。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其原因各是什么?
(2)2019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多少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政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具体方针,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2022-02-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其原因各是什么?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有关政策。


(2)2019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多少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政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具体方针,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019-12-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打偶。”从现实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   )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B.自力更生
C.实现直接“三通”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 . 在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6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孙中山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邓颖超说:“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榜样,在认清历史的必然趋势以后,拿出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来,排除一切干扰,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抉择。”这说明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和平统一的方针得到两岸基本认可
C.重温国共合作具有现实意义D.港澳成功回归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
2021-11-05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2011年10月,成都、武汉、南京三地举办活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评论认为大陆南京等地和台湾地区的纪念活动有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是因为纪念活动
①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②有助于加深民族历史认同感
③能够消除两岸的政治分歧   ④能够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3-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一中、汉沽一中、大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201591日,习近平会见连战等台湾人士时强调,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同两岸同胞一道,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有利于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实现互利双赢的正确道路。

材料三: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20053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

材料四: 据台湾媒体报道,蔡英文2016520日上午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她在就职仪式上发表演说,对外界关注的两岸论述,她没有明确提到“九二共识”。

据报道,2016122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蔡英文公开通电话,并在随后所发推文中称蔡英文为“台湾总统”。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台湾与大陆的第二次分离是怎么造成的?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前的“台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2) 材料二中提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 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主要是针对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1950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

材料二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
2018-09-16更新 | 15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6届新疆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2年7月,蒋经国在纪念其父亲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B.两岸“三通”增进了民族情感
C.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D.蒋经国“一个中国”情节深厚
2019-12-05更新 | 4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