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

劳动分工“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农产培育“种谷必条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蒇……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工具技术牛耕、铁农具、曲辕犁、选种和育秧、测知节气

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部分表现

19世纪60年代,浙江地区:“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据《南浔志》卷31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顺德县志》1853

材料三1949-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吨)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分别说明图中A、B两个产量波峰区出现的主要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两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1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8世纪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

——摘编自周重林《茶叶战争》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罗伯特·福瑞首沈将中国茶盗取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72年,杰克逊制成第一台揉茶机;1877年,维尔·大卫发明了墙炒机;19世纪来,印度实现制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另外,美国规定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而进口中国茶需缴纳35%的关税。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材料三表5

年份1953197619852002
茶叶产量(吨)12871786360016178
茶叶产值(万元)123.55285.761029.727955
种植面积(万亩)12.541421.4840

——摘编自章红《新中国成立后湖北恩施州茶叶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恩施茶叶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产生的背景。

3 . 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
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60年代初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20世纪80年代初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是 1970—2010 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石器时期直至汉代,长江流域一直地广人稀,即使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其农业发展仍然极为缓慢。直至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由北向南的跨流域人口迁移以后,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才随之展开。在水利建设、农具改进和劳动力增多的多重促进下,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极为迅速,至唐代中期即超越北方,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摘编自刘馨秋《长江流域的人口迁移、农业开发及土地利用方式》

材料二   孙中山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一个振兴国家的实业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发长江流域。他指出,“长江为全国中枢,关系极重”。《实业计划》里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共分五部,即:(一)东方大港;(二)整治扬子江水路及河岸;(三)建设内河商埠;(四)改良扬子江现存水路及运河;(五)创建大士敏土厂。

——摘编自雷浩《孙中山长江流域开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1959年我国编制完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提出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主体的长江流域系统规划。随着人们对流域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1990年,我国补充、修订原规划后出台《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提出长江流域重点解决防洪、航运、灌溉、引水、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等六方面的问题,并规划了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等一批主要工程项目。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长江开发思路。

——摘编自吴传清《长江流域地区发展规划的演变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期后长江流域超越黄河流域成为经济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长江流域开发计划的特点,并说明该计划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发展规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0-12-26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中韩两国经中国香港地区开始了间接贸易,开启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往来,下面为1978~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示意图。


——齐欣《中韩经济一体化趋势分析》

材料二   下面为2002~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额及贸易总额变动趋势图。


——维《中韩贸易条件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至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双边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02年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稳定增长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韩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响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中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实施“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前后20年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增加。欧美国家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制定了包括各种规程、标准、手册、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立法、管理、执行分离。美国根据专家风险报告分析,对于进口可能对本国产生冲击的产品,在境外建立了三层疫情防御体系,规定只能在洛杉矶、迈阿密等口岸进行检疫交易,并制定了猪、牛、羊、马等主要动物档案和溯源体制,未注册的不允许进入流通领域,如英国种猪养殖由养猪协会统一注册,提供系谱认证。在澳大利亚,还实行分类管理,如一类疾病完全由政府资助,二类疾病80%由政府资助等。

——摘编自营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肩负防控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重任,或早起源于1903年在中东铁路管理局建立的铁路兽医检疫处,对来自沙俄的各种肉类食品进行检疫工作。1913年,英国为防止牛羊疫病的传入,禁止病畜皮毛的进口,向中国政府提出检疫要求。上海的英国商人为了使其经营的产品顺利地出口到英国,聘请了英国的兽医流得洛克在上海做出口肉类检验,并签发兽医卫生证书。1922年,英国又以中国无国家兽医检查机关为由,禁止中国的肉类出口。在国外压力和国内商人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政府筹备设立“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所”,并于1927年制定公布了《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条例》,同时限制了染有炭痘病菌的肉类出口

——摘编自张海确《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费用高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外来动物疫情防控应对策略,对有效抵御疫情蔓延、预防外来有害动物入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林祥梅《外来动物疫病》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我国健全外来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影响。
9 . 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制度
A.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
B.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C.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
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见图4)

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

——摘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的销售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