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一:……国家内忧,未遑(未遑:来不及。引者注)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资治通鉴》(卷第二)秦孝公

材料二:列宁指出:“必须同国际资本进行经济交往,吸收外国的资本和技术,以促进苏维埃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列宁论同国际资本的经济交往和斗争》

材料三:俄罗斯杂志《对话》2000年第11期发表哲学博士弗拉基米尔格拉诺夫教授的文章认为:列宁开创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拯救当今俄罗斯的良方。

材料四:邓小平同志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回答以下问题


(1)基于材料一的认识,秦孝公
A.发动统一战争   B.任用商鞅进行改革   C.派李冰父子兴修水利
(2)基于材料一中的认识,秦国政策调整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
(3)改革必然除旧,中国维持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终止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4)材料二中列宁的主张旨在
A.发展资本主义   B.巩固苏维埃政权
(5)材料三中所说的“良方”就是试图借鉴
A.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B.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21年新经济政策
(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普遍呈现出一种新变化,即
A.加强国家干预   B.加大农业投入   C.扩大企业自主权
(7)改革或变法是统治集团政策调整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是复古,但影响积极的多为创新。请提炼以上材料涉及改革的创新之处,完成表格。
改革创新之处
材料一引发的改革
材料三反映的改革
材料四指导的改革
2022-06-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二模历史试题
2 . 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小周同学对如下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
照片
名称全国通用粮票外汇兑换券
说明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流通。是中国银行发行的以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外币为兑换对象,在国内指定范围内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

从上述图片和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 . 为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了解改革开放,小周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1)按时间轴内容填空: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022-04-2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社会主义五百年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1516年出版的奖尔的《乌托邦》一书静静躺在展柜里。同时留在这座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地板上的,是一位伟人厚重的足印。正是这位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021年6月7日,新华社发表宣言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如图示意图中的时间点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请完成以下小题。

(1)“Utopian(乌托邦) Socialism”现在一般译作        
A.民主社会主义   B.国家社会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        》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3)1871年法国的        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1956年,随着        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6)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启动的是        
A.1976年10月,“文革”的结束
B.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
C.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        说明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8)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9)简要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观点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复兴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1)完成下列填空

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A        运动、B        运动、C        变法、D        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E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2)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二中孙中山为“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是什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
1954制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1978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广。
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中共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民族复兴之路”。
2021-12-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