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如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主题。这些外交主题(     
时间外交主题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战争主义
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70年代初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改革开放新时期祖国统一、维护和平、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八大以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旨在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环境B.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战略意志
C.建构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制度D.表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2024-01-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1987-2014年科技投入财力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材料二   4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改革成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一个缩影,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有举国体制下研制“中国神药”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协同攻关;有“神舟”飞天创造的“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的“中国深度”,“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刷新的“中国速度”……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中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撷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改革的影响。
3 . 2023年9月1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双方要积极推动中拉整体合作,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经贸、教育、旅游、科技、卫生、航天、民航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A.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B.中国发展惠及世界
C.区域集团化稳步前进D.发展中国家引领国际合作
2023-10-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

材料一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新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材料二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国内外因素。
(3)概括影响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与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2023-10-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2012—2020年中国境外高铁项目统计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项目状态

主要国家

项目名称

开工时间

里程(公里)

已承建或参与承建

土耳其

安伊高铁

2012年

158

沙特

麦加轻轨

2012年

450

委内瑞拉

迪阿高铁

2015年

471

中标项目

墨西哥

墨克高铁

2017年

210

印尼

雅泗水高铁

2018年

860

主要竞标项目

美国

加州高铁

2018年

832

英国

HS2高铁

2020年

539

A.高铁“走出去”步伐加快B.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前列
C.高铁整体技术领先世界D.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2023-07-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23年4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期访华,达成一系列共识,推动中法、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同日,在中国的努力促成下,沙特、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反映当前中国(     
A.扩大利益交汇,谋求共同发展B.立足主场外交,引领全球治理
C.发挥大国作用,践行多边外交D.坚持开放包容,解决地区问题
7 . 研读下表内容,据此可知(     

时间

人民币在国际地位的变化

2009年

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010年

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15年

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年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A.美元已失去世界货币地位B.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
C.中国外汇储备呈增长趋势D.世界金融和经济秩序趋于混乱
2023-06-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池州市第八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迄今为止,中国已同各国结成各种不同层次伙伴关系近百个。不拉帮结派,不针对特定国家,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公开宣布,欢迎他国搭中国的便车,搭中国便车的国家越多越好。这表明当代中国(     
A.支持和维护联合国的核心作用B.推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战略
C.改革开放与外交形成良性互动D.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体育作为“外交先行官”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128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参赛期间,中国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体操、游泳、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培育方面获得充分经验。在亚洲,中国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柬埔寨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

——摘编自陈金山等《新中国体育事业七十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时期主要内容
奥运外交时期
19791989年)
重返国际奥委会,建设体育强国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体育,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
“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
19902008年)
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促进国际交往;参与或主办国际体育赛事。
公共外交时期
20092012年)
打造新型大国体育外交;打造中国特色的形象型体育外交;扩大民间体育外交。
“全面引领”时期
2012年至今)
打造中国特色体育外交新理念与新方式;创建体育式国家合作模式;构建体育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刘桂海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历程、经验与理论反思——基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的考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外交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改革开放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10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