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形成理论体系,下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1-01-0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
A.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B.明确了党的建设问题
C.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21世纪以来……“构建和谐社会”是这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见,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

材料二   近代以来文化的变迁……反映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推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总体来看,近代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是以革命为中心,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材料三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兴起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明清时期“经世致用”的新儒学的历史文化变迁中,最终形成了“以儒为宗”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性,如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以革命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 . 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是
A.中共十八大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九大D.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在长期领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思考和比较之后,逐渐形成他的思想和精神。孙中山的精神概括地说,包括高度的爱国主义,为祖国进步、为人民福祉不懈努力奋斗;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慎思明辨,善于分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和本质,提出中国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他的政治理想是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

——摘编自关威《论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及其价值》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精神特质的当代审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建立“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在思想理论方面与时俱进的表现,并分析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建立起这一理想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理论角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的体现。
2020-11-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江泽民说:“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是
A.党风廉政建设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7 . 经历长期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共同的思想精髓是
A.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B.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D.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
8 . 依据所学可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理论,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以下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四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0-11-18更新 | 358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五校(宜城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曾都一中、南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追求按需分配的原则
C.开拓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可以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他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两个务必”,坚持思想建党,努力保持党和国家的性质永不变色;强调端正学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等。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由于主观、客观、国内、国外的诸多原因,特别是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摘编自徐光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简述毛泽东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过程中的卓越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