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外交方面,中国完成了从“革命与战争的宣传者"到“国际体系的参与者与建设者"的转换,通过寻找平等协商谋求与国际合作。这一转变说明中国
A.开始打破西方的孤立与封锁
B.重视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C.着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积极营建睦邻友好关系
2 .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创新已经被写人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被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B.指导社会变革和推动新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
C.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精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以高远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胸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丰富的中国智慧。其中,在成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的中国智慧是:
A.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
C.毛泽东:另起炉灶
D.邓小平:一国两制
4 . “无论黄昏时的树影有多长,它总和树根连在一起”。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主
C.“一国两制”
D.“依法治国”
2019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2019-03-25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3月28日 《每日一题》 必修2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在视察途中主要阐述了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科教兴国”战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要思想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986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构成示意图。这说明
A.社会经济富有活力
B.经济体制出现剧变
C.商品市场非常繁华
D.民众生活有重大改善
2019-03-12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2月28日 《每日一题》高考二轮复习——考向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提出的背景是
A.“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被打破
B.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形成
2011·上海·高考真题
9 .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01-30更新 | 28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历史卷
10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跨越。到21世纪初,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性决策出自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