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与中国的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平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2023-09-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群臣就如何治理国家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丞相王绾认为:燕、齐、楚等故地,距离首都咸阳过于遥远,如果不设置诸侯,恐怕很难镇守。李斯提出异议:周王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来彼此相互诛伐,周天子也无力控制。

材料二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如何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观点,秦始皇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上采用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朝初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汉武帝时,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独”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1)《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次重大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历史意义。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1-03-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