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国自1725年彼得一世死后的37年中,国家行政管理一片混乱,京都显贵们经常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在女皇当政的最初八年中,仅俄国中部地区的农民暴动就有40次之多……“国库里没有钱,军队已8个月领不到薪俸。船只不加修理,堡垒在崩坏”。因此女皇急需进行开明专制改革……早在启蒙运动前期,伏尔泰、狄德罗等就提出了开明专制的主张,尽管这些主张并不完全符合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心愿,但它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更何况普奥两国君主早就开始实行开明专制并陆续开展改革,已取得不小成效。

——摘编自陈利今《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异议》

材料二   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下诏,把寺院、教堂和高级僧侣的世袭领地收归国有,进行教产还俗。她在1775年发布的一项敕令中宣布工商业自由,商人、城市居民可自由经营工商业。她还指令政府同许多国家签订了通商条约……在经济上给贵族以倾斜,把大量的农奴、土地和巨款赐予他们。1785年颁布的诏书,把贵族的特权发展到顶峰……她首次建立了用新式枪装备起来的猎步兵。1763年开始设炮兵团。她还积极倡导翻译外国书籍,聘请西欧著名学者到俄国工作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摘编自谭建华《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新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叶卡特琳娜二世“开明专制”的特点并揭示其实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建立,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的建议。集中军权,收回禁军统帅权;禁军配置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设枢密院,掌调军之权,与统兵的三衙相互牵制;奉行凶年饥岁,征募青壮年当兵的政策。集中行政权,收地方之权于中央,集中央之权于皇帝。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之权,设政事堂、枢密院、三司使、审刑院,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司法四权,直属皇帝,宰相仅管行政事务;削弱地方长官事权,以文官知州事,三年一换并不得在本地任职,设通判以牵制监督;地方财权、兵权收归中央;官制方面采取官、职、差遣分离的办法,官为俸禄等级、品秩的依据,职是文官的荣誉头衔,均为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

——摘编自艾国光《略论北宋强化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初年政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推行改革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2019-08-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秋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医术往往和巫术结合在一起。不但没有专门的医疗机构,而且受过正规训练后从医的人员少之又少。这一状况到了宋代才有所改观。宋代重视医学,政府设有各类医疗机构,设翰林医官院,掌供奉医药及承诏治疗众疾之事,又设太医局,掌疗官吏军民疾病;以“恤贫疗疾”为宗旨的社会救济设施也随之建立,如宋初所设东、西福田院,用以养京师“老疾孤穷丐者”。同时政府建立了将翰林医官院中医官剩员派往地方行政单位服务的“驻泊医官制度”。政府还经常施药济民,尤其在疾疫流行时,更是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诊治灾民。此外,政府还重视医官考核和医学人才培养。为总结前代医学经验,政府也多次下令征集医书、方论,对之进行校订、编辑和刻印出版。与此同时,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大都市,医药普及程度已相当高,闹市摆摊卖药、走街串巷行医者、医官药铺数量众多。总之两宋时期,经过政府和民间各阶层的努力,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知识得到普遍推广。

——据《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哈佛中国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医疗事业得到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在这一领域的建树。
2018-12-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选修1 综合检测-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商业气息的浓厚,表明这一时期的商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商品流通量,在当时世界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或巨额批发贸易,十分不便。于是货币发生了突破性变革——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真宗时期,益州(今四川成都)十六户富商联手发行一种钱券,称为“交子”,是由商业信用关系孕育出来的纸质货币。宋仁宗时期,政府从商人那里收回了发行纸币的权利,在益州设立“交子务”(按:“务”是机构名称),负责印刷、发行交子。这种政府发行的纸币,面额固定,盖有官印;用户以现钱换取纸币时,要把商业字号登记在册,兑现时按字号销账,以防伪造,随着这种纸币的流通范围日益扩大,中央政府在首都开封设置交子务,负责面向全国的发行事宜。南宋时,纸币逐渐成为主要货币,有四川的钱引、湖广的会子、两淮的交子、东南的会子。所谓“会子”,原先叫做“便钱会子”,“便钱”即汇兑,“便钱会子”就是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大约在12世纪中叶,发展为兼有流通职能的纸币。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指出宋朝币制改革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纸币最早在宋朝出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现了一些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工业化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工厂作坊里的童工所遭受到的剥削。除了俄国与巴尔干国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制定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与保护工人的安全条例。然而。童工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工人仍然工作在不卫生而且往往很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日往往超过10小时。在大不列颠、法国和德国,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争取起草城市建设条例等。1880年后,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实行老年与疾病的义务保险制。在大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然而,退休金与健康保险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到了19世纪末期,妇女的平均寿命增长了,而生育及抚养孩子的时间缩短了。妇女的地位在法律上有所改善。在英国,已婚妇女从此享有财产权。新的办公室职业(秘书、电话接线员)、发展起来的大商店(售货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取得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
——摘编自阿尔德伯特[法]、德尼兹•加亚尔[英]等著《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背景。
2016-11-15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随着疆域的扩大,金朝的统治者逐渐改变过去贱老的习俗,开始借鉴中原王朝尊老养老的传统。大定八年(1168年)“制子为改嫁母服丧三年”,泰和年间定有律令“祖年父母、父母无人侍养,而子孙远游至经岁者,甚伤风化”应加以重惩。赋役方面,规定对,年老且无负担赋役能力的年老者施以减免,体弱年高者作为特殊群体,得到了特殊照顾,金朝还会赐予这个特殊群体米、绢等物资。金朝还设立了养老处所,专门优抚退役的老兵。皇室还会设宴款待民间耆老,皇帝赐给饮食,对庶民百姓来说,这是极高的礼遇。纵观金朝的养老措施,虽没有中原王朝的具体、规范,但也涌现出一批孝子、忠臣,并形成了一股社会风尚。

——摘编自倪屹、徐洁《金代尊老养老风尚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金朝的养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朝尊老养老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111日,中央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总裁宋子文在开幕典礼的致词中强调,中央银行直辖于南京国民政府,“而非隶属于财政部”。中央银行自成立起,便力图使政府各项收入全部存入该行,并且特别规定财政部所辖各机关所有公款均应从其他银行转存中央银行,若须解缴税款,亦应交由中央银行汇解。中央银行以“铲除”在华国外银行的“恶势力”为由,分别训令海关总税务司和盐务稽核所,将关、盐税款(主要作为庚于赔款等的抵押)一律转存中央银行,从而较顺利地从外商银行收回了关、盐税款的保管权。虽然中央银行发行的是印有上海地名的钞票,但该行数次咨文国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政府,宣布中央银行钞票“无论缴纳赋税公款、清偿债务、各项买卖,一律通用”。另外,它昭告民众:中央银行钞票准备十足,持券人可在银行营业时间内,无限制地随时兑现金。19291月,中央银行又获得发行辅币券的专权,其他各银行均不得涉足。

——摘编自吴景平《宋子文与中央银行》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立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历史作用。
2023-05-21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初对盐的税收不大重视,安史之乱发生,朝廷财政困难,一个名叫第五琦的高官开始推行食盐政府专卖制。办法是,所有盐户都到政府注册,由政府确定生产计划,生产的盐全部由政府购买,私自卖盐给商人的,抓起来坐牢。然后,政府官员把盐运到各地,由政府开店把盐卖给民众。总之,官产、官运、官销,各级盐吏大包大揽。政府这样做,虽然筹措了部分资金,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

由于漕运需要大量经费,刘晏把官产、官运、官销改为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变成间接专卖制。他撤销了很多基层监管生产的小吏和冗员百姓生产食盐的环节放开,但生产的盐仍由政府统一收购,储存在盐场里,然后向商人批发。商人买到了盐,自由运往各地自行销售,不受限制。这样,产、运、销三环节全部由私人进行,国家只从购销的差价中获得税收。刘晏还奏请罢免了各州县设置的对食盐的“过境税”。距离产盐区较远的地方,刘晏下令设立常平盐仓,平时备盐,应对盐荒,避免盐商囤积居奇,哄抬盐价。他在主要产盐区设立 13 个巡院,在其他地区设立 10 个盐监,专办盐务,负责调研和执法。另外还在各交通要道设立几千个盐仓,储备食盐,哪个地方盐脱销,可以就近调运供应。

——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刘晏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刘晏盐政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1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持续8年,中原地区和北方在大乱中血流成河,江山鱼烂,经济彻底摧毁。大乱之后的广德二年,通货膨胀率远远超过5000%。政府税收一落千丈,仓库空空如洗,根本拿不出东西增加供给平抑物价,当时物资已经紧张到连皇宫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唐朝将恢复经济的命运寄托在漕运上。刘晏授命危难,在宰相元载全力支持下,他充分表现了统筹全局的能力、周密精细的头脑和改革创新的才智。他组织大量民工和兵丁疏浚河道,运河得以顺利全线通航。为解决运输问题,他改全程运输为分段运输,运粮船负责运到本段水路边界,将粮食交给地区粮仓,再安排新的船只起运,并首次把散装大米改为袋装。刘晏派官吏和军队沿途押运。在运输工具方面,他拨付大批资金在扬子开设10个船厂,建造两千艘急需的大型运输船,以当时最低造价的两倍的价格,支付造价,保证了造船质量。为保障顺利通过水流湍急的三门峡,他参与设计了一种超大型的“上门填缺船”,改进了船纤所用的材料,制成坚韧的纤绳。为保障人力的使用,他废除无偿徭役,改为工资雇佣制。漕工采用特殊军事化方式组织起来,纪律严明,责任到位。由此,江淮的粮食、物资顺利运到京城,代宗大喜过望,说道:“我们父子有饭吃了!”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1)据材料,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措施。
(2)据材料,概括刘晏漕运改革取得成功的背景,分析其改革的影响。
2022-11-27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王朝实行国野、乡遂制度。“国”中及其近郊之“乡”,主要是征服者、统治者及其族人或“国人”的居住地区;近郊以远的“遂”、“野”,则主要是被征服、被压迫的“庶人”、“野人”居住的地区。西周以来,周王室、各诸侯国公室以及卿大夫采邑主,都按其政治等级的高低而拥有规模大小不等的军队。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在西周,只有在国家中享有一定政治权利的公民即“国人”或“士”,才有资格当兵,这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至于西周藉田制下的“庶人”、“野人”,则不服兵役;在当时的等级、阶级制度下,他们也没有权利没有资格服兵役。西周至春秋前期的军队内部,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军政之间的关系,以及军队的编制、装备和战术,都以“周礼”为指导原则,贯穿着等级制度。

材料二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府对原来的军制进行了改革。公元前645年,晋国“作州兵”。公元前590年,鲁国"作丘甲";公元前538年,郑国“作兵赋”。“作州兵”的对象,当是晋国“遂”、“野”的“野人”、“农夫”,而不是“国人”。“作州兵就是取消只限三郊才能当兵的规定,扩大及于三遂(诸侯三郊三遂)”。鲁"作丘甲"、郑"作丘赋"的内容,与晋"作州兵"大体相同。“丘”,是齐、鲁、郑等国社会中一基层组织单位的名称。所谓“丘甲”、“丘赋”,就是以“丘”为单位出甲、出赋。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史(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军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概述春秋时期军制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11-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