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263年,法国推行币制改革,规定国王货币为全国流通货币,排斥领主发行的劣质币。这一措施
A.标志着法国民族国家形成B.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剥夺了领主的货币发行权D.建立了国内统一市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隋朝均田令规定:农民、奴婢、耕牛的授田皆以北齐制度,即一夫受露天80亩,妇人40亩;丁男另有桑田或麻田20亩,是为永业田;奴婢按良人办;丁牛一头受田60亩,限4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政府还大力鼓励百姓垦荒,并大量修复、改造水利工程。如蒲州刺史杨尚希颇有惠政,督导人民“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寿州总管长史赵轨“劝课农桑,更开三十六水门,灌田五千顷,人赖其利”。隋朝政府相继在卫州(今河南汲县)设黎阳仓,洛州设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等。隋朝大业年间,又修建含嘉仓。据考古发掘,含嘉仓已经探出粮窖259个,其中大窖储粮一万数千石,小窖储粮数千石。直到唐王朝取代隋朝二十余年之后,隋朝库存粮食依然尚未用尽。隋朝一系列粮食安全举措,为开皇盛世的到来提供了条件,为隋炀帝的军事远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摘编自刘长林《浅论隋朝应对粮食安全采取的举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为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以前,当兵是一种权利和荣誉,国人(住在城里的平民,有义务服兵役)当兵,野人(住在城外,地位低下)不当兵。战国时期,这种军事体制显然不能适应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及形式的巨大变化,各国都建立了以普遍兵役制为基础的军事体制。当时,凡是适龄的男子都在可征发之列,当兵成为每一个人需尽的义务和责任。西汉时期以征兵制为主,武帝以后辅以志愿兵和刑徒兵制。征兵制规定:男子自成丁之年(汉初沿秦制为15岁,景帝时为20岁,武帝以后为23岁),至56岁期间,服兵役两年。而在战时,国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下令征兵。这种兵制在小经济相对稳定、户籍管理较为严密的条件下,为国家提高了充足的兵源。后世朝代多有借鉴。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战国时期普遍兵役制普及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征兵制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