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末新政是对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1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这次改革是继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发动的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有关清末新政史的研究近年愈益受到国内学界重视,成为晚清史研究中的“显学”,以下是1949年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概况(注:代表论文、专著涉及者)

1949-1978年论文2篇(略);
陈旭麓:《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金冲及:《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李时岳:《张謇和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
1979-1990年论文100余篇(略);
章开沅:《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李新:《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1981年;
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91-2000年论文达400余篇(略);
赵军:《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比较》,湖南出版社,1992年;
韦庆远:《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大,1996年;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001年至今论文千余篇(略),著作40余部(略),著作内容涉及清末政治改革、法制改革、文教改革、经济改革、新政人物、群体研究、清末地方新政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表格四个阶段中提炼信息,概括各阶段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特点,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18-01-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试题(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资产阶级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跃来越大”。结合史实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嘉祜改法后,东南茶法实行了40余年的通商法。其最大弊端如蔡京所说:“至祥符中岁收息五百余万缗,庆历以来法制寝坏,祐初遂罢禁植,行便商之法,客人园户私相贸易,公私不给,利源寝销,岁入不过八十余万。”针对此,蔡京采取了以下举措(下表):

崇宁元年(1102年)“选官置司提举措置,并于产茶州县随处置场,官为收买","将荆湖江淮两浙福建七路州军所产茶依旧禁榷"。各路设立茶事司。“置场地园户皆籍名数,岁男于官吏,皆用仓法”。
崇宁四年(1105年)“罢官置场,商旅并即所在州县或京师请长短引,自买于因户,茶贮以笼部,官为抽盘,循第叙输息论,批.引贩卖"。商人贩茶过程:商人赴官府购买茶引笼篰—→与园户购茶—→赴官场查验榆息批引→市场销售。

——摘编自黄纯艳《论蔡京茶法改革一兼论宋代茶法演变的基本规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京茶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京茶法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经唐末五代的军阀战乱,北方人口大量流失,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953年下令“以天下系官庄田仅万计,悉以分赐见佃户充永业”,改变了官营土地为官吏所侵占,营田收入为官吏所侵吞的现象,而且“出户三万”,“百姓既得为已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
954年派人巡视黄河堤防,发丁夫修治决口,减轻黄河水患。同时,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世宗还连年修治汴水,使开封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之地而日趋繁荣,也促进了沿岸农业的发展
下令减免人民欠交的两税及其他财物布帛等苛捐杂税;规定征税时间从当年开始夏税到六月、秋税到十月开始征收,民众得到很大方便
955年下令“毁佛”,全国寺院“非敕额者悉废之”,共废寺院30336956所,强迫僧尼还俗20余万;后下令“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改变五代以来钱币缺乏的情况
958年制成《均田图》,颁给诸道节度使、刺史,令其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租税制度,不久又遣艾颖等朝官三十四人分行诸州,均定黄河以南六十州的田租,并查出许多不缴租税的欺隐土地

——摘编自吴枫《隋唐五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并概括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