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人户凋敝,政府控制的人口很少。为了增殖人口,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贞观年间,政府招徕塞外及突厥前后内附者男女120万口,党项羌前后内属者30万口。太宗下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为了缩短生育周期,玄宗时期将结婚年龄提前,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唐律》还专门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近亲通婚以奸论,并强令离散。此外,唐政府还鼓励寡者再嫁,提倡抚养孤儿,禁止妻妾逃亡和出妻,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等等。这些措施的推行,加之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唐前期人口迅速增长。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前期鼓励人口增长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00年,彼得一世发动对瑞典的战争,但在纳尔瓦战役中却被对手轻松击败。战后,彼得一世吸取教训,效法西欧,大力发展工业,先后在乌拉尔地区和奥洛涅茨地区建立了一批冶金工业。据统计,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共有205家手工工场,其中冶金与金属加工类工场就有69家。为了供应陆海军军需,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还建立了一系列官办或私营纺织业工场,涵盖了制呢、毛织、麻布、帆布等行业。面对工场中劳动力短缺问题,一方面将国家农民编入手工工场;另一方面允许大型手工工场购买整村农民,把农奴制从农业扩大到工业领域。彼得一世时期的工业化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万长松《论彼得一世改革与俄国工业化的肇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彼得一世工业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彼得一世工业化改革的影响。
2024-05-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地方开始股份制探索。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向公众发行50万元股票。随后,股票发行数量快速增加,对股票进行交易的需求由此产生。1986年8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代客买卖证券,开展股票柜台交易业务。同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静安区营业部也开始进行柜台交易。1988年11月,由国家体改委牵头,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组成国家证券管理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召开,1990年12月19日,随着一声锣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内地开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沪深两个交易所的运营是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

——《新中国峥嵘岁月·沪市开盘》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分析指出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历史意义。
2024-04-19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演练(一) 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临时政府北迁后,第一届责任内阁对外交人员的聘任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改革由精通外文并且有着二十年外交经验的首任外交总长陆征祥主持,一改晚清权臣亲贵保荐的旧例,拒退未受专业训练、不懂外交、不习外语的被保荐者,驻外使馆和领事馆等机构外交人员一律由职业外交官充任。此次改革,外交部吸纳了大量法律出身、通晓国际法、拥有专业外交知识和技术、精通国际外交礼制、深谙西方社会与文化以及世界形势的职业外交人才。近代中国第一支职业化的外交队伍由此产生,外交部成为当时中国“官僚体制中心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在这一原则主导下, 民国时期外交舞台上涌现了一批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官群体, 如顾维钧、 王正廷等。

——据林红玲《试论中国外交近代化与国民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外交人员聘任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洋政府外交人员聘任制度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2年全国各地艺术表演团体纷纷改革,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承包经营和“定额补贴、节余分成”的承包责任制,推行定额计酬的浮动工资制,1982年,河北省大厂评剧团大胆进行改革,坚持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共演出6000余场,观众达1000万人次。1984年,全国大部分省市的艺术表演团体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地、县级。沈阳话剧团推出了《搭错车》等十几台大戏。其中《搭错车》连演1460场,足迹遍布全国22省200余座城市。全国艺术表演团体1980年演出540000万场,1985年上升到740000万场。1988年,国务院提出了“双轨制”,少数代表国家和民族艺术水平的,或带有实验性的,或具有特殊的历史保留价值的,或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表演团体,由政府主办;大多数艺术表演团体,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由社会主办。

——摘编自殷瑞航《新时期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动》

(1)根据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官员建议不宜像这样“一元”“二元”表述纪年,而应以祥瑞为每一纪元命名。武帝遂陆续追改其纪元为“建元”、“元光”等。此外,西汉前期各诸侯王也和皇帝的纪年形式一样,以自己王国内诸侯王的在位年数来纪年,皇帝与诸侯间便颇有分庭抗礼之势。汉武帝用年号纪年后,历朝历代皇帝纪年都有年号而诸侯没有,年号从其诞生时起就成了皇帝神圣统治权威的突出象征。

——摘编自辛德勇《年号背后的玄机与深意》

材料二 清末,很多知识分子提出了革新纪年方式的主张。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六年”,改立孔子纪年亦成为其变法的一项重要主张。1903年,刘师培强调“黄帝纪年”对于汉民族保持“特立之性质”的重要作用。1903年,高梦旦提出中国应该使用西方通行的“耶稣纪年”,认为纪年仅仅只是符号,符号就应该使用简便而又通行之例,“耶稣纪年”正代表这一趋势。各种歧异的纪年主张,都借用了西方宗教的例证作为自己合理性的依据。如康有为认为:“大地各国,皆以教主纪年。”刘师培说:“吾观泰西各国,莫不用耶稣降世纪年。”1919年底,钱玄同认为中国当采用世界通用之公历纪年(即耶稣纪年),公历纪年和基督教是不相干的。此想法在当时得到很多人的认同。1949年,新中国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摘编自朱文哲《从“耶稣”到“公元”:近代中国纪年公理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采用年号纪年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主要意图。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提出革新纪年方式的原因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近代以来耶稣(公元)纪年在中国最终确立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仓指中国古代各地储粮备荒的一种政策,是民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社仓经过康熙帝试点实践,再经雍正全面试行而普及全国。雍正帝成功实行社仓,一方面是受儒家重视民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改革政策,既因地制宜,又整仿吏治,盘查社仓,及时纠正不适宜的政的政策,使得社仓建设正常进行。雍正帝将康熙帝犹豫再三的设立社仓的想法变为成功实践,并为乾隆朝社仓政策的更加完善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有清一代的社仓制度奠基于雍正帝。莆公权先生阐迅清朝的粮食体系时曾指出:“在整套乡村统治体系中,饥荒控制所占地位非常重要,因而清政府对它的重视并不亚于保甲或里甲制度。通过我们对于雍正朝初期社仓与保甲同时推行的考察,可以说清初社仓制度与保甲制度对基层治理效果同等明显。

——摘编自常建华《清康雍时期试行社仓新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帝成功实行社仓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成功实行社仓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秀重建汉朝,天下从乱走向治,从纷争走向统一。王莽改制留下一个烂推子,加之连年的内战,国家变得凋敝不堪。刘秀以他非凡的胆识才干,遵循“以柔道治之”的方略,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实行“简政”是其重要政策之一,所谓“简政”,就是废除王莽的繁苛法令,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为此,屡次发布大放令,平反冤狱,释放犯人。光武一朝刑法宽松,社会安定。简政的另一方面是裁减机构与官员,载减了十分之一的郡国、四分之一的县级区划、十分之九的官员,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社会负担。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秀“简政”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秀“简政”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材料   中国古代治边政策自秦汉到清朝逐步发展完善。 兴起于元朝的土司制度,是对秦朝至唐宋时期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政策的重大完善。这一政策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街,以进行间接统治。

明清承元制,要求继承人须到中央政府履行手续。雍正帝还发展了唐太宗的思想,主张“中国自古一统”,内地和边疆没有“华夷中外之分”。雍正四年(1726 年) ,接纳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在滇、黔、桂、川、潮、鄂六省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即废除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在此过程中,各地措施有所差异,更非“一概更张”,如广西已基本完成、川滇“土司尚留十之六七”。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边疆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