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材料   朱葆三,1848年出生于浙江定海。他十三岁时因父亲重病而致家中贫弱,不得已年仅十四岁时便到上海的五金店当学徒。他平日里勤奋工作、生活节俭、刻苦学习并逐渐掌握了经营管理理念知识,得到店主赏识,在十七岁时便任总账房和营业主任。1878年他自立门户,开了新裕商行,经营进出口贸易。1895~1911年他又相继创办了保险公司、船厂、浙江银行、面粉厂、自来水公司、上海《新闻报》等,推动了上海金融市场的运转,促进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在十里洋行的上海,朱葆三在清朝官府、外国领事乃至当时还微不足道的革命党人中间均有朋友。在辛亥革命大潮中,朱葆三已逐渐觉察到清政府所谓“君主立宪”不过是打着幌子的骗局,因此他在不同程度上对革命党人的活动表示支持,并把变革的期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后退出政治舞台,先后创办和投资了中国红十字会、四明医院、上海孤儿院、尚义学校、同济医工学校。1926年夏,上海时疫流行,朱葆三创办于大世界附近的时疫医院病人骤增,经费短缺,为此他冒暑前往察看,顺道劝募捐款,终因年老,于92日在上海与世长辞。

——摘编自百度文库《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人物传记之朱葆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葆三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朱葆三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
2021-12-06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谭鑫培,名金福,湖北省江夏县人。谭鑫培从小就跟他父亲学艺。他练功勤奋刻苦,白天黑夜,从不间断,因此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谭鑫培在艺术上之所以有很高成就,是因为他能不拘一格,博采众长,融会创造。他不故步自封,对京剧其他行当如青衣、老旦、花脸的唱腔,以至昆曲、梆子、大鼓、单弦的某些特长,都加以吸收运用。他不仅继承了前辈老生演员的一些拿手好戏,还通过自己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京剧老生的传统剧目。如《珠帘寨》中的李克用原是花脸扮演,谭鑫培将其改为老生后,《珠帘寨》反倒成为老生的传统剧目。由于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谭鑫培驰名南北,获得了“伶界大王”的称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谭鑫培在京剧艺术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谭鑫培在京剧艺术方面获得成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佑(诗人杜牧的祖父),自幼读书勤奋,经传之外,尤其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十八岁开始从政,从县丞起步,后来担任地方刺史、淮南节度使乃至宰相。杜佑虽位及将相,仍常手不释卷,孜孜以读。杜佑少时亲眼看到过开元、天宝的盛世,但他一生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因此,他专心于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意图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为施政的张本。杜佑历经36年著成专叙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通典》。《通典》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竟委穷源,以收会通之效,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径。在《通典》中杜佑还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他的注文大致可分为释音义、举故典、补史事、明互见、考史料五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杜佑还冲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的桎梏,表现出历史进化的观点。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资料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杜佑撰写《通典》的背景条件,指出其撰书意图。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评杜佑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及其治史精神。
2021-04-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德润,平江(江苏苏州)人。工书法,师法赵孟頫、王羲之,格调道丽,笔致道健。擅山水画,师承许道宁、郭熙,所画多作溪山清远、峰岳耸秀、林木挺健,山石用卷云皴,树作蟹爪枝,颇具真实感。他儒学底蕴深厚,善诗,多写景状物,亦有触及时弊之作,如"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等。元延祐六年(1319年)冬季,他在赵孟頫的引荐下入京,其才华受到元代统治者赏识并得到重用,声名鹊起、红极一时。他曾赴高丽为官,与高丽国国王王璋、高丽国年轻大儒李齐贤的交往密切。晚年的朱德润长期归隐山林,一直为当时的士人所推崇。

——摘编自李天垠《元代宫廷之旅——沿着画家朱德润的足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德润受到士人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朱德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学熙(1866—1947),中国近代北方工业之父。1901年,山东创办官立大学堂,周学熙任管理总办。周学熙年谱记载:余奉命后,订章程,聘教习,所有功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校风甚饬,重印中学正宗,又采各家所译西文格言及科学理化之论,成为西学要领一书,以授学子,使端趋向,而重实学。1903年,周学熙奉委为直隶工艺总局总办。对此项委任,周学熙的自我评价是“之后四年,工艺成绩斐然”。他制定了一张蓝图,如计划创办高等工业学堂、教育品制造所、劝工陈列所、实习工厂、造纸厂等;工厂附设日夜课补习所、仪器讲演会、工商研究所等;助办者有初等工业学堂、织染缝纫公司、玻璃厂等。他开设考工厂(商品博物馆),作为“鼓舞商情”的全民职业教育机构。他在年谱中写道:考工厂起到了一个“考察本国、外国产品,以激发工业家之观感”的作用。

——摘编自张峪铭《周学熙:一位民族实业家的教育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学熙投身教育事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周学熙的教育活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贾思勰,北魏末期和东魏时人(公元6世纪),是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他的青年时代,正值孝文帝汉化运动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在为官期间,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他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书中征引的古代和当时著作(包括南朝),共计近160种。此外,还记有30多条当时的农谚与歌谣,为中国后来农书编撰开辟了可以遵循的途径。该书可解作平民谋生方法,亦可解为治理民生的方法,受到历朝政府重视。19世纪,《齐民要术》传到欧洲,被达尔文称为是“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摘编自《中文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贾思勰创作《齐民要术》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贾思勰《齐民要术》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