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简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发掘是中国秦汉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秦简《编年记》记载:“今元年,喜傅。”“今元年”,指秦始皇元年。喜,指墓主人。《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秦始皇元年,根据国家规定,喜已成年,进行登记,开始向国家服事徭役。喜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喜傅籍时为十七岁。在秦简出现以前,人们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把傅籍年龄确定在二十岁或二十三岁。

材料二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包括: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孔子徒人图漆衣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金器478件,重量约115公斤。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1)根据材料一,在傅籍年龄方面,你认为出土秦简与《史记》《汉书》哪个价值更高?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2023-06-15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3 . 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前,一战华工被定义为附属于招募国家的契约性质的劳力;宣战后,被定义为中国派往协约国的“参战代表”;一战结束,中国获得战胜国身份后,一战华工被认为是国家的“功臣”。一战华工角色的变化反映出(     
A.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B.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
C.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D.时局变化影响历史解释
4 . 王子午鼎

1978年在河南南阳出土了七件造型与纹饰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青铜鼎,这样的排列形式被称为“列鼎”。上图中的王子午鼎是七件中最大的一件。

王子午鼎从造型到花纹都十分精美,它束腰、鼓腹、立耳外撇,与一般梭角分明或是鼓腹、立耳的中原鼎明显不同,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曲线美,不禁让人联想到“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更有特点的是它遍布全身的浮雕、镂雕等精巧的雕饰,堪称工艺繁褥精湛。

七个鼎内均有相同的铭文,这种铭文字体被称作“鸟虫书”,也称“虫书”或“鸟虫篆”。它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字体,这种字体以鸟形或虫形作为字体的装饰,并不改变字义,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等南方诸国的字体。八十四字的铭文中记载有:“王子午睪其吉金,自作彝齍鼎。”又云“令尹子庚,跋民之所敬。”铭文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左传·襄公十五年》:“楚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春秋·襄公十八年》:“楚公子午帅师伐郑。”根据这些记载和后人的注释可知:王子午,字子庚,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兄弟,曾担任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

鼎是最重要的礼器,也体现贵族的权力、身份和地位。关于“列鼎制度”,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1)说明判定1978年河南南阳出土的七件列鼎为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器的关键证据。
(2)指出王子午列鼎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哪些历史信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盐铁论》记载,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蹋鞠斗鸡”为乐,百姓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蹋鞠”。下图为考古发掘的汉画像砖蹴鞠图,这说明

A.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加可信B.历史研究依赖实物史料的发掘
C.画像砖能真实再现历史场景D.文字和实物史料可相互印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