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七八世纪是“东学”西传的时代。中国文化的传入使欧洲学者开始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不是世界上最早和唯一的文化,东西方各民族不仅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都具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中国有不少批评,但他仍然肯定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立文化,有自己的优点。伏尔泰态度更鲜明,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宽容的品格,优于基督教文化,主张利用中国文化建立起中国式的“理性王国”。

——摘编自陈浮《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

材料二晚清的知识精英译介西方著作是为了实现他们富国强民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理想。严复的《天演论》并没有照实翻译而是有选择有取舍地译介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删去了后半部分有关伦理学的内容。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是要借黑奴的悲惨命运警醒国人。梁启超译介的《佳人奇遇》是为了宣传弱小国家救亡图存的复国运动。他认真对比了马丁·布伯和马丁·路德翻译的两个《圣经》译本,发现无论从翻译技巧还是译本的文学价值来看,两个译本都堪称优秀之作,但两部译作问世后均遭到不公正批判,而林纾的第一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刚出版就打动了中国读者的心,被称为外国的《红楼梦》,博得严复、康有为等人的高度赞扬。

——摘编自朱庆《政治文化视野中的晚清翻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东学”西传及晚清翻译活动的重大社会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外文化交流谈谈你的认识。
2022-04-27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2 . 美国学者伯格多尔在其著作《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描绘到: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这反映出法国
A.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
C.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新问题D.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48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规定各中央局和分局,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报告,内容主要是:“该区军事、政治、土地改革、整党、经济、宣传和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动态”。这一指示
A.适应了战略决战的新形势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D.推动了解放区社会制度变革
2022-04-16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0年至1970年,居住在都市中心的拉丁美洲人从39.3%增加到53.5%。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在1950一1960年的10年间增加了19%,而都市人口却增加了67%.80年代,拉美城市人口可与欧洲(73%)和北美(74%)相媲美。这种现象的出现
A.主要受国际移民潮影响B.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限制了社会的阶层流动D.促成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采取政策增加人口。《周礼》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春秋时期,越国规定女子十七之前须出嫁,男子二十之前须娶妻,同时对生育的家庭给予奖励。战国时期,国家会派出医生照顾临产妇女,还为多胞胎户提供帮助。宋代政府下令“乡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贫乏之家、生男女不能养赡者,每人支免役宽剩钱四千”。宋代立养子法,准许无后嗣的民户领养孤儿,在各地创设专门收养弃婴的慈幼局或婴儿局,并设立举子仓资助贫困之家养子。宋初规定“县吏能招增户口者,县即升等,乃加其奉”“县令考课以户口增减为黜陟”,明清时期延续了这一规定。

——摘编自倪玉平《中国古代的人口增加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并没有明确的人口政策。1941年,国民政府社会部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成立“人口政策研究委员会”从事人口政策纲领之研究。19455月,人口政策研究委员会经过近四年艰苦努力起草的《人口政策纲领草案》以《民族保育政策纲领案》之名终获通过。“保育有两种意义:一求生育率的提高,二求死亡率的减少。”保育之更重大的任务,不但是要求民族体质健全,并且要求心智理性发展,以期中华民族,千年万世,续存于世界。该纲领提出奖助稠密区域之人口移植稀疏或边远地区,并且通过边区开发促进边民之繁殖。纲领还规定“鼓励健全夫妻之生育,指导适当的节孕,维护孕妇产妇之安全,以期优良子女之增加”。

——摘编自俞莲实《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一: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增加人口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确立人口政策的原因,并指出国民政府人口政策的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伤寒杂病论》,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创造性地确立了中医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人“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著。葛洪在书中对古代几种传染病作了细致的描述,包括“虏疮”(即天花入射工(血吸虫病)、沙虱(恙虫病入、马鼻疽、“制犬所咬毒”(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和治疗方略。其中对于“狂犬病”提出治疗方法计约二十种,其中有“仍杀咬犬,取脑傅之,便不复发之法。

——摘自光明网《中国古代十大不朽医学名著》

材料二   民国时期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中医数次处于被取缔的边缘,基本被排斥到卫生防疫的边缘。1950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广东、广西、山东、浙江、陕西,开始运用中医中药进行麻风病的治疗。在党和政府的动员下,广大中医纷纷将珍藏的秘方、验方贡献出来。治疗急慢性传染病的各种验方,被各地的卫生管理部门、中医学术团体等结集刊印并广泛传播,部分秘方、验方被用于中药的试验和生产。有学者专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血吸虫病进行过历史考察,指出中西医结合“不仅能治疗某些慢性病,而且对某些急性传染病也有很高的疗效。195311月,中华医学会邀集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和针灸等方面40多名专家,成立了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多次组织中西医学术交流座谈会。

——摘编自马金生《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医药与传染病治疗》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伤寒杂病论》和《肘后备急方》对古代传染病诊疗的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医药与传染病治疗的变化及原因。
2022-04-12更新 | 30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选必2同步练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体育观念的形成

人类历史上“体育”观念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其形成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自我”的窗口。机器和工厂大量出现,庄园体育、乡村体育随农村人口一同进入城市,“身体”获得解放的普通人有了娱乐时间。当时的狂欢节流行绕圈赛、赛马和竞走比赛,体育成为“去身份化”的大众项目。17-18世纪,学校引入打猎、游泳、爬山、赛跑、跳跃等体育活动。进入19世纪,学校加入更多项目,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的新观念。

我国古代没有“体育”的概念,它作为专门术语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从日本引入的。当时常与“体操”混用。1912年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提出“体操课应注意兵式”,即军事训练。北京四存中学每周安排2学时体操课。1923年,中学课程中的“体操”改称“体育”。中国大众传媒广泛报道各类体育活动,其价值主要定位在“增强体质健康”与“为国增光”。

——摘编自刘桂海《“体育是什么”:一个概念史的考察》等体育观念的形成带有时代络印。


结合材料有关欧洲或中国的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2022-04-09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非洲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同步发展
B古希腊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太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村社大会有权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C20世纪末,拉丁美洲使用最多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其次是法语,仅少数人讲印第安语二战后拉美国家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D1875年世界城市化比率不到10%,1950年接近30%,到2015年则超过50%世界城市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总趋势
A.AB.BC.CD.D
2022·黑龙江哈尔滨·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始时代,我国先民在采食植物和狩猎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一些运用中草药的知识。《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365种。《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属阳,五味属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唐初医学家孙思邈著成临床医药学巨著《千金方》,取“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之意。时至宋代,制定了制剂规范,在用药上已将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地加以总结。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综述了16世纪以前药物学成就,收载药物已达1892种。为明确药物产地、形态等,他不畏艰苦亲自到各地采访,搜集各种药物标本。《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先无机物而后有机物,先植物而后动物,“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随着西学东渐的加快,西方医药输入日益增多。近代名医张锡纯明确提出了“中药”与“西药”的概念及其二者差异。云:“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捷,而临证亦确有把握矣”。

——摘编自张效霞《辨证论治的由来》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陆续建立,其中以本科院校为主,兼有专科教育为补充。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药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我国基本建立了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中药在治愈甲型H1N1流感,防治乙脑、流脑、手足口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达40.19亿美元,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强劲。

——艾嘉仁《中医史:细说现代中医的创新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中药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022-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二第1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该学者旨在强调英国
A.环境污染源于工业革命B.城市化发展亟需规范治理
C.城市治理法律需要完善D.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