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曾在《戊戌政变记》中明确指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有学者研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是在20世纪初。就影响而言,随着西方近代启蒙思想不遗余力地被引介,各种启蒙刊物的广泛印行,犹如时人所言:即苏已死之国魂而争存世界,“发明民族主义不为功矣。”究其内容而言,此时民族主义思潮业已超越了戊戌志士尚还恪守的“华夷之辩”,矢志以求的不仅仅是传统士大夫的社稷安危和宗庙覆亡,而是明确地揭示了这一思潮作为近代最具统摄力的意识形态本质特征:也就是欲戢列强鹰瞵鹗视之态,以纾华族豆剖瓜分之祸,唯有发挥本民族种种特性,合其权以为权,合其志以为志,合其力以为力,“当以建民族国家为独一无二之义。”

——摘编自胡成《略论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对边疆事务的构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孔子改制的精义,以《春秋公羊传》阐释最为精妙,所谓“传经只有一公羊一函。《孔子改制考》从维新运动的政治需要出发,指认“据乱世”就是西方的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就是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即民主共和时代。三世循序渐进是人类进化公理,而中国当时正处据乱世,必须经由变法维新而进入升平世,即由君主专制走向君主立宪。

材料二   法国伏尔泰说,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成为处世原则,称孔子是宣扬伦理道德的圣人,把中国文化看成是最合乎理性和人道的文化。欧洲启蒙思想家还赞美孔子“仁攻”学说,说儒学统治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自唐宋以来,特别是近代,中国人大批移居海外,海外华人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随着华人的足迹,儒学传播到全世界。日本经济腾飞,亚洲四小龙崛起,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都发生在儒学文化圈内,西方汉学家对儒学研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忱。儒学的新评价、儒学与现代化成为国际学术界热门新课题。中国召开孔子学术国际研讨会,与会国、到会外国专家一次比一次多,规摸一次比一次大。

——材料一二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儒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价值。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世界文明交流的看法。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在1901年写成的《过渡时代论》认为。过渡时代的中国,将要发生整体性的剧烈变迁第一,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人民既愤独夫民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第二,学问上之过渡时代,“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新学界以代之“第三,理想风俗上之过渡时代,“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第四,封建体系下的法律法典,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科举考试,束缚了士人学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过渡时期的法律和教育制度也急需改革。

——摘编自张晨《社会秩序的重构——梁启超“称序”思想的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平帝时,黄河、汴渠决口,冲坏河堤。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天,朝廷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修筑的河堤从荥阳到千乘(现山东广饶县)海口绵延一千多里。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汉平帝亲自巡视并下诏,令沿河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研究表明,自王景治河后的800年中,黄河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决溢和改道,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牛志奇《史籍中的黄河治理》

材料二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支流之一。19世纪末,由于盲目滥垦,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地日渐贫瘠,使仰仗这片土地生存的居民也陷入了普遍的贫困。1933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并建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治理。从1933年开始,在8年内即修建大坝6座,改建11座,并修建了650英里的内陆水道和一批水电站。到1952年,又修建新大坝14座。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下游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的防洪压力。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又围绕土地资源的改善与开发,全面发展农、工、林各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农业方面,田纳西河流域的农民收入增加了200%。在工业方面,流域内增加约35亿美元的工厂企业投资,为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流域内已建成的化肥厂和实验室成为美国最大的肥料生产和研究中心,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欧、亚、拉美。

——摘编自温荣刚《试论罗斯福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和开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东汉时期的治水与美国治理田纳西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治理田纳西河的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西方河流治理的成功经验对当今大国治理的启示。
2020-12-0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般地说,对外贸易对于一个封闭的社会具有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过程和近代化的程度与对外贸易也是分不开的。尽管整个近代中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中外贸易仍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在近代中国也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可是中国封建王朝和以后的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利用好这一杠杆。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还是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对外贸易和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2018-12-21更新 | 410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