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子弟,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大一统”局面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秦汉时期维护“大一统”的举措。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税为国家建设及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国农业税趋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税的税收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2.6%。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废除《条例》,至此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会反弹,我国又实施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在教育费用上的过重负担,以及推行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及增加对农村的补贴等措施。

——摘编自叶青、袁昭颖《中国农业税的演变、终结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下降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及其对税制改革的启示。
2024-03-20更新 | 45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有学者将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主要特征代表名言
特征一传承与创新交互为用“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特征二通变中回应时代问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特征三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特征四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摘编自王博《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梁启超1902年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已过去120多年。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不同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政治面貌的人们所广泛认同。中华民族”概念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现代中国的诞生与发展中、在中国面对世界并由封闭走向全面开放过程中,中国人产生了自我凝聚和整合为一个整体的客观要求。事实十分显著,“中华民族”是中国在面对世界时产生的一个概念,是中国人面对世界的一个自我称谓,也包含着中国各民族在世界文化坐标中的定位。

——摘编自石硕《从“世界之中国”认识“中华民族”概念》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2024-03-28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212月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当时外国资本垄断了我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内河航运,我国旧式的航运业面临破产,而军事工业也由于经费困难,举步维艰。

当时中国尚无近代股份制企业,商人不愿投资,轮船招商局最初主要是靠官款创办的。因总办朱其昂不善经营新式航运,以致在半年左右亏损4万余两。18737月,李鸿章札委唐廷枢任招商局总办,重订“局规”和“章程”。“局规”规定:(一)资本为100万两,总局和分局分别由股东推举商总和商董主持,但商总和商董的姓名须转呈北洋大臣备案,更换亦须如此。(二)股票及取息手折均需编号,填写持股者姓名籍贯,“以杜洋人借名”;股票转让,必须到局注册,“不准让与洋人”。

1874年招商局实收股金47万余两,1877年又以220万两收购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外国轮船公司唯恐丧失垄断地位,纷纷以削减运价来挤压招商局,致使招商局一度债台高筑,处境艰难。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前夕,上海发生金融恐慌,招商局资金周转不灵。1885年,李鸿章札委盛宣怀为督办。盛宣怀重订章程,规定“专派大员一人认真督办,用人理财悉听调度”。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轮船招商局”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3-11-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奥地利国际法学家菲德罗斯曾说过:“哪里有往来,哪里就有法”。国际法随着国际交往 的出现和日益频繁不断发展,是制度化的国际关系,是国际关系的特定表现形式。国际法规 则的制定是国家间政治、经济等综合力量对比的反映,是各国在国际合作与斗争中不同利益 冲突和妥协的结果。同时,作为国际关系发展产物的国际法,反过来又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 生重要影响。主权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中遇到问题时,都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际法规则的影响。

——摘编自李井琦刘荣辉《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合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为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晚期“中国大宁”神兽博局纹镜。镜背间铸有铭文:“圣人之作镜兮,取气于五行。生于道康兮,咸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羊。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常元吉,有纪刚。”)

史料二   东汉《前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少府之下有尚方令一人,御用及官制铜镜均由尚方制作。”史料三唐朝《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桂州(今桂林)向中央进贡“铜镜四十四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宋莹莹《由广西出土铜镜铭文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在今蒙古和独联体境内,发现了不少属于战国和汉代的镜子。隋唐时期的镜子出土数量数量最多的是海兽葡萄镜。在伊朗发现了多面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约旦发现了花草禽兽镜和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日本还出土了不少唐镜和宋代的商标字号镜。

——以上材料改编自王婉云《中国古铜镜在中国历史及对外交流上的价值》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铜镜外传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生丝外销的不振及其由此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引起中国各界的震惊。从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以《申报》为中心,展开了如何振兴丝业、挽救国粹的讨论。1874年《申报》第一次在中国对“西国治蚕茧之法”进行介绍:“盖中国人于蚕茧方成之时,即欲抽取以做生丝,宜其丝内多有损坏也。如能照西法治之,则断无此等弊矣”。1881年又在《论丝、茶二业整顿难易》中指出:在西方国家,“商”受“官”之保护,只要对振兴输出有利,“官”即尽心竭力加以培育,以供“商”之利用。要想振兴贸易,就必须改造迄今的“官”“商”关系,使官商结为一体,互为助力。随后《申报》发表《观缫丝局记》,以实地考察丝厂生产的游记形式,记述了公平缫丝局的规模、机器设施、原料储备、生产过程和管理状况,引起强烈反响,破除了社会上对投资或举办机器丝厂的犹疑和观望心态。1887年,总理衙门发出上谕:“令民间置办机器缫丝,不必由官经理”。

——摘编自杨中华等《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1)根据材料,概括《申报》关于振兴丝业的建议。
(2)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评价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2023-10-1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恢复教育权”运动,要求一切外国设立的教会学校在教育部登记,以及所有这些院校中的领导人都必须是中国国民。不久,国民党有关孙逸仙的三民主义的政治教育进入院校。另一政策是在全国加强或建立国立大学,直接由南京教育部监督。从1933年开始,政府发布法令,包括管理必修课、选修课和大学入学考试程序等事宜。此外,还限制文科的招生人数,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科。虽然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教学计划的调整尚未完成,但政府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了教会学校以及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采取“以俄为师”的方针,模仿苏联教育重建新中国教育制度。从教育理论到学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教材、方法等各方面对“苏联经验”系统地全盘移植。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从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其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高校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

——摘编自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相比,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之处。
2023-09-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洋最古老的文明中心在中国。在中国这个文明中心的周围分布着许多尚未开化的民族,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将他们视作夷狄戎蛮并加以蔑视。文明人有文明主义的教养,朴素人有朴素主义(历史上未受“文明主义”沾染的宝贵品质,包括勇武、协作、质直、刚强等)的训练;文明人善于思考,朴素人敏于行动…更进一步说,文明人崇尚个人自由主义,朴素人固于集体统制主义。总之,在几乎所有的方面,两者之间都表现出了相互对立的特征。

与欧洲各国相比,我们的国家更年轻。如果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建立一个近乎完整的朴素主义社会并非难事,东方社会对我们的希望不正是这一点吗?

——摘编自(日)宫崎市定《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与文明主义社会》(1940年)

材料二

(一)心理建设方面:…发扬民族固有的精神,则中国智仁勇之三达德,及其所以行此达德之“诚”字。而国父的思想更远承百代悠久之源流,汇通世界进步的学说,以为中国建国最高原理。

(二)伦理建设方面:…发扬国民重礼尚义、明康知耻的德性…以忠孝为根本。

(三)社会建设方面:…由身而家而族,则系之于血统;由族而保甲而乡社,则合之以互助,由乡社以至于县与省,以构成我们中国国家大一统的组织。国家建设之基础在于乡社,我们着手于社会建设,仍必实行地方自治,为民权与民生主义实现的基础。

(四)政治建设方面:…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必须树立五权宪法与全民政治基础,不受空洞的口号所愚,不被虚伪的形式所惑。

(五)经济建设方面:…应以发达工业经济为基础,为准备实业计划的实施,以完成我们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蒋中正《中国之命运》(1943年)


材料三

对于敌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暴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骗,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鼓励抗日军民同心同德,坚决地打倒他们。对于统一战线中各种不同的同盟者…他们的抗战,我们是赞成的;如果有成绩,我们也是赞扬的。但是如果抗战不积极,我们就应该批评。如果有人要反共反人民,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对人民的劳动和斗争,对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政党,我们当然应该赞扬…

(根据地)各种干部、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他们就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接受者…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社会,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宫崎市定、蒋介石、毛泽东的思想主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上述三人的思想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