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晚期的粮食储备类型较古代增加了官民共储,即有官储、民储、官民共储三种类型,储存粮食的仓库也随之命名为官仓、民仓和官民共办仓。官仓包括常平仓、京仓、漕粮转运仓及营仓等仓库。其中常平仓设在各直省州县,储粮来源于采买、捐纳与截留,发挥着平抑粮价、灾年赈恤的作用,京仓(共17所)主要储存朝廷直接掌管的皇粮,漕粮转运仓(共7所)承担着转运各省运京漕粮的任务;营仓是为边防官军提供粮食供应而设的粮仓。民储和官民共储是指采用社仓、义仓等仓库储粮的行为。社仓设于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干预与监督,储粮一般来源于民间自行输入。为鼓励民间输入粮食,各地制定了通过免差役、给匾、给顶戴、给花红等方式给予民间捐谷者奖励的办法;义仓为市镇的民办民管粮仓,直隶、山西、江苏、江西等省比较普遍。

——摘编自费佐兰、余志刚《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晚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晚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影响。
2022-05-27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0年末到1911年初中国东北爆发新型鼠疫,数万人死亡,在国际专家们束手无策之际,年轻的中国医生武连德突破重重困难,大胆创新,成功化解了危机。1911年4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的国际性科学会议——“万国鼠疫大会”在沈阳召开。上述材料说明
A.瘟疫防治工作需要国际合作B.政府在防疫中起到主导作用
C.中国防疫工作得到世界肯定D.中国的防疫技术当时领先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