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20年代,田野考古方法引入中国,以殷墟发掘为代表的近代考古发现促成其与金石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展开,使我们认识到夏、商、周乃至五帝时代的许多传说,其实都有一定的考古学依据,是有相当的史料价值的。而2021年3月,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考古再次有了新的发现,使古蜀王国的历史有了从传说转为信史的可能。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经田野考古证实的史料就是真实可靠的史料
B.不同方式的考古研究更有利于历史真相的发现
C.田野考古法是研究古蜀王国历史的唯一途径
D.田野考古论证了神话传说具有可靠的史料价值
2022-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山海经》一书,司马迁认为它荒诞不经,作《史记》时,摒而不取。历代史书的经籍志、艺文志也往往把它列入小说类。但史学大师王国维却从《山海经大荒东经》里发现了商先公“王亥”的事迹,与出土文献甲骨文可以互相印证。这说明
A.旧史料中仍有重要资料“藏在深闺人未识”
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一定优于传世文献
C.小说在研究历史细节问题时“不可或缺”
D.史料价值高低取决于研究者的学术水平
2022-03-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解放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派出大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发动农民群众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着手没收地主土地等工作”。上述事件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双方参战的军舰来看,力量似乎均衡,但结果相差十分悬殊。清统治集团认为中国在东方仍然是大国,日本“蕞尔小国”不足为患。它们一直都把防止农民起义、镇压农民起义放在首位,建立海军意在沿海无事即可,故北洋舰队建成后,从此停止购船,一些购置较早的舰船航速较低,没有及时更新。北洋舰队水雷船排在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秽污狼藉。18946月底,在朝鲜半岛备战之际,丁汝昌竟收到下次实难送煤的电报。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弹药不足,尤其是威力巨大的“开花弹”严重不足。

——付忠信《谈甲午海战清军失败的根源》

材料二   19379月平型关初战到193810月武汉失守,我军在敌后战场对日军作战1600多次,毙伤敌6万余人。从武汉失守到19458月大反攻前的610个月期间,正面战场并没有严重的战事。日军侵华的主力是对着解放区作战的。1939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占其侵华总兵力的62%。由于解放区军民长期的浴血奋战和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建设,为大反攻准备了相当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敌后解放区成了战略大反攻的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基地。

——陈向阳、孙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海战“结果相差十分悬殊”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经过。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述敌后战场在抗战防御、相持、反攻三大阶段中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从商周起就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传统。西汉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北宋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目的也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近代学者许嘉璐也提出:“无科技无以强国,无文化足以亡种”。这些论述说明
A.历史是史学家挑选出来的人类发展精选集B.历史的存亡由历史学家个人意志主观构建
C.历史学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D.历史研究应以探究历史真相为最终目的
2021-12-17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月首考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