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宝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现存的第一件带有商标、用于印刷并大量散发与张贴的平面印刷广告雕刻铜版,四寸见方,长13.2厘米、宽12.4厘米,铜版上方为阴刻楷书的广告标题“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为神话原型白兔捣药商标,及两侧为阳刻楷书的广告语“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阳刻楷书的广告正文“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旅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该铜版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1),比西方1477年英国出版商威康·凯克斯领为推销宗教书籍印刷的最早的广告要早三四百年。



图1藏品

图2“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铭文)

——摘编自季涛频《国宝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印刷广告的智慧与启示》等


提取材料中藏品信息,说明藏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3-0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0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变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