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A.交通网络使城乡联系日益密切B.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布局变化
C.交通进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交通现代化决定工业化进程
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名校
2 . 明朝成化二十年,从南京户部主事张伦建议和户部覆议,调“淮安、瓜洲(江苏)兑运粮十万石,南京常平、乌龙潭等仓粮十万石,运至沔池县(陕西)。令河南、山西、陕西三司委官转运……以备赈济”,获宪宗批准。这表明当时(     
A.粮食远途贸易的规模大B.社会救济已能跨区域动员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快D.粮食储备依赖于江南地区
2023-10-25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
A.1850年之前各国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
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崛起推动城镇化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助推1900年城镇化发展
D.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超越发展中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山海经》称黄河为“河水”,西汉时有人则称之为“浊河”或“黄河”,至唐宋,“黄河”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这反映了(     
A.汉唐人口分布格局的南迁趋势B.唐宋时期政治中心东移的态势
C.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渐变过程D.中华文明摇篮民众认知的趋同
2022-07-06更新 | 46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讲练)-【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课件与学案讲练(选择性必修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光明日报社李桂海编审指出:“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的模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螺旋推进型、筛选进化型和几率优选型。”以下对应最为合理的是
选项类型螺旋推进型筛选进化型几率优选型
A德国统一战争到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历程1789年以后法国政体不断更迭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B罗马法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辛亥革命的历程
C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沿革美国独立战争后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
D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1640年以后英国政体的演变历程秦国到秦朝的演变的历程

A.AB.BC.CD.D
2021-05-07更新 | 61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0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吴蔼宸在《华北国际五大问题》中提到:“(20世纪20年代)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交通进步推动城市化进程B.近代天津最早出现城市公交
C.华北的交通事业发展迅猛D.交通发展促进民族工业成长
2021-02-03更新 | 43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培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老院是古罗马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有权批准、认可法律,并通过执政官掌管财政外交,统辖行省和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但到帝国时期,政权日益集中于皇帝,元老院实权日削,失去了其原来的政治地位,但仍然是贵族统治的支柱。这从本质反映出
A.古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发展趋势
B.古罗马法律制定权已发生转移
C.古罗马统治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D.古罗马走向衰落已成历史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2018-11-17更新 | 47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五次周周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下列关于明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积极应对疫病B.重点是灾后赈济救助
C.防疫措施体现理学主张D.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10 . 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
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2023-08-02更新 | 57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