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地母节是雅典已婚妇女参加的主要节日,它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丰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关注该节日对妇女意识和观念层面的影响,强调妇女在地母节中获得了从前男性独享的政治权利。这表明(     
A.历史事实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B.研究视角的拓展丰富了历史认识
C.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客观历史事实D.时代主题的转换影响了历史解释
2024-03-26更新 | 301次组卷 | 9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1题 世界古代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2 . 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儒家经典中,尧舜间的继承过程被称为禅让,显得彬彬有礼,体现出很高的道德水准。然而《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两条材料说,“《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竹书》云舜囚尧”。战国后的一些历史文献记载,鲧因反对舜继位而被杀。上述记载的差异最能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考究B.综合多种文献记述即可得出历史真实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甄别真伪D.历史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成果加以证实
4 . 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为首的外交使团来华,按照中国的礼节,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应行跪拜礼,但他坚决反对这样做。最终,英使究竟行的何种礼节,中英双方有不同记载。英方的记载是,马戛尔尼行觐见英王的礼仪,一足跪地,但免除拉皇帝的手亲吻的动作。而主管外务的和珅在奏折中说,“该贡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头礼毕”。对此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记载相互冲突,要尽可能详细的占有史料,才能去伪存真
B.书写者会因立场、动机不同而描述各异,说明历史真相是不可能被客观还原的
C.和珅的奏折是第一手史料,直接反映了当时、当事人所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英国已进入工业文明,实力强大,和珅有美化统治者的嫌疑,英方的记载更为可信
2022-03-16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卤城之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汉晋春秋》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
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A.诸葛亮技高一筹击败司马懿B.蜀军魏军互有胜负最终魏军取胜
C.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击败蜀军D.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正面作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这体现了
价值维度主要代表
“富强王治”法家《商君书》《韩非子》
“富国强邦”(近代)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
“阶级服务”(新中国)主张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要求
A.历史认识的阶级性B.历史评价的时代性
C.历史解释的主观性D.史料实证的复杂性
2022-03-11更新 | 414次组卷 | 10卷引用:二轮拔高卷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7 . 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但不久海防发展迟缓,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强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三支海军。这反映了海防建设
A.是民族危机下的被动选择B.得到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
C.有力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D.盲目借鉴了西方先进科技
2022-03-06更新 | 216次组卷 | 9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学者王明珂在《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中论述道:“一个明代画家与今日画家都可能以‘真实’的长城为描绘主题,来创造其画作上的长城表征。但一个明代人与一今中国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情境‘现实’不同,从这些长城画作中得到的印象与情感、情绪是不同的。”作者旨在阐述(     
A.事实与真相之间的关系B.对真相的认识有主观性
C.真相与现实之间的不同D.历史事实因时代而变化
2022-02-2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在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主题时,现代史学家们往往在"救亡"和"启蒙"的主次问题上产生分歧,总是无法达成统一的认识。由此推知
A.历史事实随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
B.史学研究很难形成统一的历史认识
C.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和多元
D.史料不充分是导致分歧的主要因素
2022-02-03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传统史家重视史表,称其谱列年爵,以简要的文字反映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清史以图录记史,以图补史、以图明史、以图证史。与史表相比,图录记史
A.便于记载历史事件本末B.有助于文化的进一步普及
C.淡化了文献资料的价值D.弱化了史学研究的严谨性
2022-01-17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9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