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季(即清末)以前,谈及宋朝学界常以“积弱不振”来概括。这与“积贫积弱”存在本质区别,其一,“积弱不振”更多偏向宋朝“积弱”,比如王夫之甚至认为宋朝的忧患有弱无贫;其二,更多侧重主观政论而非客观史评,比如古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恶语相向,以致人们将其视为奸邪小人。与前人相比,梁启超共有两大突破:第一,在评论宋朝的国衰兵弱时,兼顾评议宋朝的国贫民穷。第二,在谈论自家的主观政见时,立足讲说宋代的客观史事。从此,学界开始摆脱儒教史观中君臣之分与正邪之辨的束缚。积贫积弱论的定型,首次显现于民国钱穆的《国史大纲》一书,后来该论因邓广铭师徒的播扬而备受全国学界青睐。改革开放后,宋朝形象从积贫积弱论向登峰造极论迈进,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转型只是趋势,目前尚未彻底完成。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清季以降宋朝贫弱形象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宋代形象评价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4-05-23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地看,延安革命家的诗词创作实践,承续近代以来民主革命家诗词创作之风,但却与后者有很大不同。究其原因,盖在其创作主体具有明显差异,以及对中国革命现代化的崭新认识。

延安革命家诗词创作的实践结集,涵盖了:毛泽东、叶剑英、朱德、任锐、陈毅、李木庵、吴玉章、吕振羽、林伯渠、张曙时、徐特立、陶铸、钱来苏、谢觉哉、续范亭、董必武、魏传统等很大一批早期革命家;从内容看,可分为:“胜迹观赏”类、“陕北风习”和“边区政教”类、革命抒怀类。从审美形态说,延安革命家诗词创作具有独特英雄格调及理想品格,既表现在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浪漫想象,又表现在他们诗作所传达出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如果把延安革命家的诗词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些诗作完整地呈现了一代革命英雄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史诗品格相当明显。延安革命家诗词保家卫国、解放人民、反对独裁、建立人民民主社会的题材选择,使延安革命家的诗词创作既具有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备了现代史诗文学形式。

——摘编自程国君 李继凯《延安革命家的诗词创作实践及诗史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延安革命家诗词创作对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料价值。(要求:提取两种信息并分别做出说明,信息与说明逻辑顺畅。)
2023-02-09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唐代均即制的施行问题,学者韩国磐曾说,隋唐皇朝不仅颁布过均田令。如《唐律疏议》就有详细的记述,而且都做过具体的均田工作,地方官也能对豪强占田作一定限制,敦煌吐鲁番文书关于户口和受田、退田的记载更可证明均田制推行过。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如邓广铭认为唐初没有施行均田制,均田制只是“纸上空文”。他说,像唐人杜佑《通典》这样重要的典制之作竟未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的均田令;应为均田制施行重点的潼关以东、黄河南北地区,直到贞观六年(632年)还荒凉不堪,关东地区也没有实施均田的迹象;敦煌残卷所载各户之田也与均田制原则相违背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使用和均田制研究”的角度,自拟论题,论述材料中的分歧。(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述充分)
2021-06-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