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中央驻地变迁一览表

始驻期离驻期驻地
19217192210上海
192210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后北京
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后中共三大前夕上海
中共三大前夕19239广州
1923919274上海
1927419279
10月初
武汉
19279
10月初
1933年春上海
1933年春193410月长征开始瑞金
19351219367瓦窑堡
1936719371保安
1937119473延安
1947319493西柏坡
19493至今北平(北京)

——摘编自刘绍汉、冯全主编《光辉的历程》等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中共中央驻地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6-14更新 | 205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有许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

注:①1948年党中央移驻西柏坡,“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为图片中的“革命圣地”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任选其中2处革命圣地,史实全面,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述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摘自《吕氏春秋察今》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摘自《韩非子五蠹》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变亦变,不变亦突。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进产,更是滋润我们心灵的养料。写出从以上材料中获得的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简要写出所想到的启示,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

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6-08更新 | 8812次组卷 | 4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近代尚武思潮是千年变局逼迫下社会意识转型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85月,张之洞在奏章中提出“尚武救国”的改革倾向。他指出西方国家以尚武为荣,中国的富强之路或可通过“寓科举于行伍”而实现。1904113日,张之洞等人制定“癸卯学制”,更加重视“尚武教育”,规定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并于文高等学堂中讲授军制、战史、战术等要义。1906年《学部奏请宣誓教育宗旨折》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尚实”等结合起来。一时间尚武教育思想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赞同。如《大公报》即撰文评论说“既可舒畅筋骨,又可熟悉步伐,由此进业,大可鼓气尚武之精神也”。

梁启超“欲先新吾国,当先新我民”的思想也是近代尚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1902年,他提出要想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要以“尚武”为培养“新民”的途径。他说“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众民,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

——摘编自谢忠强《近代中国尚武思潮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尚武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569中共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9829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10中共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1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710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2021-05-25更新 | 251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翰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发展及其影响
主要的新理论对社会的影响
物理学·爱国斯坦:提出并证明光速是一个常数,时间和空间随着运动而变化(相对论)。
尼尔斯·波尔:描述光源既是光波又是粒子。
·到了20世纪中期,物理学带动了实用技术包括武器(原子弹)通讯(晶体管,微处理集成电路)的发展。
“新物理学”也带来了天文学、化学和其他物理科学的革命。
天文学·埃德温·哈勃:利用大型望远镜发现宇宙正在膨胀。
研制出无线电望远镜、红外线和其他的技术手段,以观测遥远的恒星。
·结合“新物理学”和喷气推进系统,天文学的研究成果为探索太阳系做好了准备。
生物学·T.H.摩根:揭示基因传递影响物理特性。
神经科学揭示大脑中的智力功能如何运作。
·人类生物学的进步促进医学的发展: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制定大规模预防医学计划(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
心理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的潜意识在行动起因中发挥的作用,创立了揭示潜意识感受和思考的心理分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爱伦·凯推出了关于儿童抚养和教育的新理论,强调童年是一个单独的生命阶段。
·相信人脑的潜意识层次引发人们对大众心理学产生广泛的兴趣。
学校课程的转变,儿童抚养要符合儿童发展分阶段的观念。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围绕材料中任意一个科学门类的信息写一段评述性文字。(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不得超过300字。)
2021-04-16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福建卷)03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时间会议主要内容(节选)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1956年中共八大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教材


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出序号,拟定论题,论据准确,逻辑清晰,阐述充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比中国和欧洲中世纪末期的进步文化思潮,既可以看到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对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历史运动进程的制约作用,又可以发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因其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以及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一般规律的制约下,又各自展示出千姿百态的不同表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摘编自姜红《试论中国和欧洲早期启蒙文化的异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