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4 道试题
1 . 汉代《公羊传》《毂梁传》《韩诗外传》《春秋繁露》《礼记·王制》《汉书·食货志》等文献对井田制的记载自相矛盾,加之注者的多元阐发,使得有关井田制的论说变得十分混乱。由此可知(     
A.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B.实物史料相对于文献史料更可信
C.需要多重史料互证丰富历史认知D.后世的历史记载不具备史料价值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4年,有英国学者指出: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全球性,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则是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的全球史。他不仅认为欧洲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已非中坚力量,而且认为自古以来,如果看不到亚洲、阿拉伯、拜占庭和斯拉夫民族的影响,看不到欧洲与广大世界的联系,也就无法理解西欧的历史,他指出,正在兴起的亚洲不久将把欧洲抛在后面。世界历史发展的最高时代不是欧洲或欧洲化的时代;欧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是太平洋时代。他倡导建立全球历史观,“不仅放眼世界、展示全球,而且不带成见和偏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的一切民族的建树”。

——摘编自【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1908—1984)《当代史纲要》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嘎仙洞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如图),说明的是(     
A.文献记录可以与考古发现互证B.考古发现能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C.历史遗迹的价值源于学者发掘D.《魏书》记录的历史真实可信
2023-11-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下列项中,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考古材料是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
B.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等全部属于文献资料。
C.传世文献出于当时人追述和概括,有绝对的史料价值。
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目前关于夏朝的情况主要从文献记载中了解,一些记载还带有传说性质。但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二里头遗址对应于古代文献记载的夏代后期到商代初年,是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遗址。这主要反映了(     
A.先秦文献记载没有可靠性B.出土文献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与文献互证的必要性D.考古遗址研究的重要性
2023-09-22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6 . 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秦二世继位之谜”成为热议话题。《史记》记载:“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胡亥继位却是经秦始皇同意的:“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近年湖南出土《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记载:“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这说明(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D.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2023-06-04更新 | 59次组卷 | 10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2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墓志铭文中的民族交融



《元晖墓志铭》拓片(局部)

公讳晖,字景袭,河南洛阳人。昭成皇帝(北魏高祖拓跋什翼犍)之六世孙。······温源恭俭之性,得之自然;忠孝笃敬之诚,因心而厚。幼涉经史,长爱儒术·····太和(北魏孝文帝年号)中始自国子生辟司徒参军事,转尚书郎太子洗马。入为尚书右仆射,寻迁左光禄大夫尚书仆射······春秋五十五,以神龟二年九月庚午遘疾薨於位。天子震悼,群辟痛心,有诏追赠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公领雍州刺史,侍中如故。考德累行,谥曰文宪公。

-----摘编自《元晖墓志铭》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材料四: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问题:
(1)材料一属于什么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一内容,具体说明可以印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史实?
(2)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023-02-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大受震撼,但又觉得下水道被万人踩踏,深感羞辱;1875年慈禧太后委派郭嵩焘出任英国大使,但同时又委派一个反对西学的刘锡鸿担任副使。这说明清政府(     
A.向西方学习成为共识B.仍以中体西用为外交指导思想
C.外交近代化步履维艰D.对西方文化从抗拒到被迫接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