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乾隆五年颁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93年,清廷谕令“嗣后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这一变化反映了晚清时期
A.中国社会的转型B.宗藩体系的瓦解
C.海外移民成主流D.政治民主化趋势
2022-01-31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回忆录

“雅尔塔的欧洲”对于公众舆论来说意味着一分为二的欧洲,一边是苏联的影响占优势,另一边是美国的影响占优势;至于我,我希望欧洲独立。

我们起先是6个国家,然后是9个,再然后是12个,我们正在建设人们所称的“共同体”。苏联不是打了败仗,不是发生政变,不是遇到有组织的反抗,也不是出现了阴谋活动,而是因为内部受到腐蚀,因为官员们的僵化、经济破产、理论空洞无物,帝国自行倒塌了。我们必须首先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在共同体内部取得功,必须使它完善,必须使它改进,必须使它运作得更好,必须使它超越自身的矛盾与自身的民族主义以及一贯存在的自我保护主义。因此,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设想才得以产生,并进而产生了政治统一的前景。1991年未遂政变的发动者在撤销戈尔巴乔夫职务时并未找错对象,因为正是他并通过他刮起的自由之风卷走了70多年的历史。

注:弗朗索瓦·密特朗是法国前总统,1981-1995在任。

——引自【法】弗朗索瓦·密特朗《密特朗回忆录:被死神打断的回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历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回忆录的研究价值。
2022-01-3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私家修史既高潮迭起,又低谷频生,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曲线形外观。其中四次私家修史高潮分别出现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两宋之际和明末清初。这一现象
A.表明私家修史是中国史学的主流B.侧面反映出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
C.说明了国家重视著史修史的传统D.主要源于官修史书的排斥与打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黑死病期间,威尼斯人规定:每艘进入威尼斯港停泊的船只都必须经过四十天的隔离期。“四十天隔离期”的意大利语是quArAntAgiorni,这便是quArAntine的来源,电是当前海外媒体报道中翻译我国“封城”政策时使用的词。这反映了
A.黑死病阻断了中西方商贸B.人们积累了疫病防治相关经验
C.文艺复兴推动了医学进步D.我国借鉴了欧洲疾病防治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达成了一项关于改进人居质量的综合性规划。这项行动规划经参与会议的132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具体化为64条建议,涵盖六个领域:人居政策与策略;人居规划;机构与管理;住房、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服务;土地;公众参与。这项规划
A.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B.有利于世界各国居住环境的改善
C.说明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关注
D.表明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6年上海的城市人口已逾300万,跃居为“世界第五、远东第二、中国第一”的国际性大都市。此时上海的发电设备容量已达26.62万千瓦,占全国总容量的45.5%,每日入夜上海滩灯火通明,不夜城成为了上海的代名词。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A.抗战期间重工业亟待内迁B.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
C.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D.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医官编制庞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平民百姓处于看病难,看病贵的状态。宋代,由于宋太宗、宋仁宗的重视,医疗卫生出现了重大改革,医生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君子不耻”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观念的改变,成了宋朝医改根本性的、强大的推动力。宋代政府兴办官办医学教育,建立医疗部门研制药品救济贫民等,这些医改成果,一直延续到元、明两代。

——摘编自王征桦《医改在宋朝》

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改革家呼吁开展公共卫生改革。在查德威克与约翰西蒙两人先后担任英国卫生官员的半个世纪里,对乡村医疗行业进行完善,相继出台了一些专门性的公共卫生法案,以期改变英国乡村的卫生状况,解决民众的健康问题。随着改革一直持续到19世纪后期,乡村医生职业群体变得更加专业,乡村医院等医疗机构更加完善,乡村医疗行业逐步实行现代化。而议会在布卫生法案时,对乡村基层民众的公共卫生需求也更加关注,英国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得以建立。

——摘编自阿楠《浅析19世纪英国乡村的公共卫生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进行医疗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乡村公共卫生改革取得的成果。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增长,特别是沿海沿江地区大城市的人口增长。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沿海沿江城市成为新的工商贸易中心,城市的新兴产业和社会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就业和谋生的机会,于是,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由此产生了清末民初城乡之间移民和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城市人口发展较快的时期,城镇人口的数量从1912年的3700万增至1928年的5100万。

——摘编自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趋向述评

材料二 纽约、芝加哥、费城等在20世纪初人口已超过百万,其它城市人口增长也很猛。人口激增,城市房屋已无法满足需求,致使现有的住宅十分拥挤。城市长期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没有长远规划,エ厂区和住宅区混杂在一起。在匹兹堡,数百家エ厂排出大量的废气,有“烟城”之称。大量的废铁、炉渣倒入河中,污染了城市的饮水源,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20世纪20年代汽车开始涌入城市街道,随着汽车的增多,交通拥挤带来空气污染和噪声。

——摘编自刘建芳《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问题及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人口发展较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当前,中国已形成了一批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化水平较高,部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化水平已超过88%。这主要得益于
A.中外交往的密切B.中国政策的引导
C.民营企业的崛起D.国企改革的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07年1月,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夫人在77国集团会议上发出警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增长最快的社区是贫民窟,贫民窟是日益增长的犯罪和暴力的中心。”由此可知,当代的城市发展
A.导致失业率大为提高B.存在着社会危机隐患
C.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D.制约了市民生活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