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2 年,为了应对艰苦的斗争,列宁提出共产党需要由一批“职业革命家”来担当。申请入党的只能是工人阶级与劳苦农民阶级,真正革命工人阶级的政党绝不能仅仅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应该更加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党员数量上的这种减少意味着党的力量和作用的大大增加”,这背后都是由于列宁将党的纯洁性看得比规模更重。根据列宁的建议,1919年俄共(布)八大上,“党的纪律”第一次作为单独一部分被写入党章,将严格的纪律要求作为“全体党员和一切党组织的首要义务”。

——摘编自李佳金《毛泽东对列宁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材料二   中共一大将自我革命的要求写入了党纲。 中共二大文件写道:“在现在内乱激烈的时候,共产党惟靠极集中的组织,铁的纪律和全体战士一致给中央机关以广大的权力,过余的信任,使得执行一种不可抗辩的威权,才能成就他的职务。……凡在共产主义可以合法争斗的国内,共产党必须定期的洗刷自己的组织,淘汰一些模棱的和小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不仅标志着建党伟业的完成,而且成为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开端。

——摘编自谢迪斌《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发展动力》

材料三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 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列宁这一批“职业革命家”面临的俄国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现在内乱激烈”的状况。结合1927—1949的相关史实,举两例说明中共是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的。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中共“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主要经验。
2023-04-08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 1959年,中央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1992年,党中央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协调发展”。202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01.6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7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摘编自王正坤《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和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变化,并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2022-09-22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1练社会转型文明演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曼彻斯特位于英格兰西南部,众多大型工厂和林立的烟囱组成这里的“城市景观”,加之谷地的地形条件导致这里雾霾频发。1842年,曼彻斯特一份新闻报道描述:“黑烟笼罩在城市的上空,经久不散,人们抬头可以看到高耸的烟囱吞吐着滚滚的黑烟,低头可以看到厚厚的煤灰覆盖着大地,到处都是黑灰色的建筑,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分辨不出白天和黑夜了。”1868年,曼彻斯特卫生官员发现工厂的中年劳动者极易患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在19世纪下半叶,造价100万英镑的曼彻斯特市政厅外观的石雕因被烟雾腐蚀而出现风化状况。19世纪70年代,浅色蛾类在烟雾弥漫的地区几乎绝迹,蝴蝶也在发生黑化。罗伯特·安古斯·史密斯(1817-1884)在曼彻斯特距离市中心下风口两英里处种植了20株茶花,以测试空气中硫化物对植物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花黯然无光,甚至凋敝死亡。1873年,曼彻斯特化学与其他工厂有害雾气委员会检察官曾有记录:位于中央商务区中心的J.斯梅瑟茨的工厂排放烟尘达11分钟,站在这里的人会因吸入该厂烟囱释放出的浓烟而感到窒息。

——摘编自吴洋、卜风贤《19世纪以来伦敦和曼彻斯特雾霾的治理》

材料二   2005年,为有效破解我国生态治理难题,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治国理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未来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立足新时代,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党和政府已将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抓手。

——摘编自欧阳康、郭永珍《论新时代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后期曼彻斯特雾霾的危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代中国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2-04-13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
4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积极抗疫同时,习近平主席先后同俄罗斯等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分享防疫、抗疫的中国经验,派出一批批专家医疗队前往世界各国。其中塞尔维亚总统寒风中迎接中国新冠疫苗的视频爆红网络,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
A.积极构建人类共同体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C.与各国建交的新高潮的到来D.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