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B.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艰苦探索
C.对挽救危亡、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D.中国人性的逐渐解放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剧集如下:

剧集内容时期重大历史事件
第1集千年巨变1840—1911年
第2集峥嵘岁月1912—1949年
第3集中国新生1949—1976年
第4集伟大转折1976—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第5集世纪跨越1989—2002年香港回归……
第6集继往开来2002—2007年中共十六大召开……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概括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1、2、3集对应时期的任意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4 . 20世纪初期,中国产生了国粹派,他们倡导古学复兴是以文艺复兴为蓝本的,提倡国粹的目的有二:一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鼓吹排满光复;二是从中国古代的“良法美意”中寻找某些可以克服资本主义弊端的对策,反对醉心欧化。可见,国粹派(     
A.力图从传统文化挖掘近代化需要的东西B.是封建复古主义发展的表现
C.适应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文化需要D.与新文化运动的出发点一致
2020-03-05更新 | 214次组卷 | 8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A.英国、日本——原生型B.德国、美国——感应型
C.法国、美国——次生型D.中国、日本——感应型
2020-01-22更新 | 23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开学考试文科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剧集如下:

剧集内容时期重大历史事件
第1集千年巨变1840—1911年
第2集峥嵘岁月1912—1949年
第3集中国新生1949—1976年
第4集伟大转折1976—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第5集世纪跨越1989—2002年香港回归……
第6集继往开来7年中共十六大召开……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1、2、3集对应时期的任意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2019-01-30更新 | 16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9 . 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是唯一没有间断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古代创造了很多为国人骄傲的奇迹,但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后中国却不断遭到西方的侵略,惨遭蹂躏。这其中必然有我们值得思考借鉴的原因或教训。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之。(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