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歌的变迁

材料   国歌是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中国古代是没有国歌的,自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留学生和驻外公使的派遣,身处异域的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国歌的重要性。下面表格展示的是从清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国歌。

时段国歌名词曲作者内容
1911.10.04巩金瓯溥侗词,严复曲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02.25中华民国国歌沈恩孚词,沈彭年曲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5.05.26中华雄立
宇宙间(袁世凯批准)
荫昌词,王心葵曲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埏(shan),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河浩荡山锦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取消)
1949.10.01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1935年创作)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围绕材料选取两首及其以上国歌,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重大外交活动一览表

1840年以前清朝主管外交的机构是礼部,主要是分管藩属国进贡事务
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无意遣使驻外
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8年蒲安臣使团出洋,负责人是刚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总理衙门两名章京同行,中国使臣几乎成了点缀品和观光客
1875年正式任命礼部侍郎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英国公使
1877年清政府相继在各国首都设立使馆
1896年清廷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访问了德、法、英、美、加等国,会见了各国元首和政要,该使团是19世纪清政府派出的最高级别外交使团
1900年清政府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围攻战持续了将近两个月,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901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摘编自尹依玲《晚清外交制度研究综述》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围绕“晚清外交”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0-07-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格中有两组词语

分别从第一组和第二组中各挑选两个词作为关键词,自命一个主题,利用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将关键词列于主题之下,且阐述时必须涉及)
2019-02-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数据图表是历史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计量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表反映的是1850-1900年上海外贸主要出口商品的近似百分比(%)情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从计量史学研究的角度,对上表材料做出一个简要的分析报告。(要求;报告主题明确,内容具体,说明须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晚清时期国内介绍华盛顿的书籍文章选编

1846年出版徐继畲编著<《瀛寰考略》兀兴腾(华盛顿),异人……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唚曦乎三代之遗意。
1881年《图画新报》刊登《华盛顿小传》介绍华盛顿政治方面事功,颂扬其孝顺母亲,还介绍少年华盛顿误砍樱桃树,诚实认错的故事
1898年黄乃裳《大美国史略》“步美国后尘,或立民主,计欧美两洲今已二十余国”,强调华盛顿开创的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示范意义
1902年出版少年读物《文话便读》华盛顿既为美君,不传位于已子,而使国人公举才能之士,三年任满则复举代之,名日总统,又曰民主。
1910年卢信(革命真理—敬告中国人》中介绍华盛顿事迹华盛顿以十三州之地,三百万之人,而与强英战,以军械粮饷言,则华盛顿等必无抗拒英政府之能力,然而终于成功者,何也?……革命终告成功者在理不在势也!
晚清时期华盛顿中文译名变化早期译名:瓦声顿、兀兴腾、瓦升屯、洼申顿,后期译名:华兴顿、华盛顿

——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晚清中国解读》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运用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3-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庆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演变

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与近代社会”关系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是支撑祖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力量对爱国的认识。



请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所提取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信息完整,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根据《文化创新蓝皮书:中国文化创新报告》(作者于平、傅才武)制作的“文化创新要素”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围绕“文化创新要素”进行探讨。( 说明:可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要素,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07-0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我们更能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孙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从以下两个论题中自选一个展开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列论题不阐述不得分。)
论题一: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
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求: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史实,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字迹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研究中历史分期是一项重要工作,关于“近代中国”始于何时有很多争论,有代表性的三种,如下表:

时间依据代表
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前后)欧洲探险家、传教士东来,从南面向上推进;俄国从北向下挺进,形成钳形势态直指中国的心脏北京;满洲兴起,清朝建立。传统的中国史学家
19世纪鸦片战争(1839—1842)西方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华与中国革命的演进。西方历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学者,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
折衷方案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也需要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西方入侵被视作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徐中约

——整理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起点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结合史实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