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一体化网络体系。通过铁路与水路运输,同口岸城市及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联结起来。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材料二   (英国)乡村毛纺业的深入发展促进英国国内市场体系的尽快形成,加速和拓展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幅面。伦敦作为货物进出口的主要基地,作为多种手工业品的综合产地,常常又有不少商品向全国各地发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早期英国的一体化经济体系,是以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为脉络而生成的。国内工业和海外贸易,内部经济运动和外向经济交往,互为转化,互相促进,形成一股良性互动的态势,近代早期英国的一体化经济秩序,就在如此往复之中不断成长和巩固。到17世纪末,近代早期英国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

——整理自刘景华《经济一体化:近代英国经济“起飞”的最优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京津冀一体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其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较之于“京津冀一体化”,指出英国“经济一体化”呈现的不同,并简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2019-07-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64—198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城市4个,扩建了70余个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成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
A.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制约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一定程度受外交环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城市化水平与一国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对下图认识正确的是
A.过渡时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B.“大跃进”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C.“文革”阻碍了城市化进程D.新中国初期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