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2 . 城市是理解文明的基因。下表是近代南京城市发展部分简表,从中可以推断出(     
   发展史实
1890年曾国荃在南京创立江南水师学堂
1895年修建下关江边公用轮船码头,抵制洋商码头
1905年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建立
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建立
1918年已停用的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

A.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科举制B.南京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C.南京见证晚清选官制的变革D.南京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趋势
2023-03-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中国历代城市化率表
时间前14世纪2世纪745年1200年1820年1893年1949年
城市化率(单位:%)15.9%17.5%20.8%22%6.9%7.7%15.4%
由此可推测(     
A.中国古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B.古代经济重心在农村
C.唐宋经济繁荣推动了城市化D.明清城市化快速发展
4 . 下表反映了苏联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1926~1939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年份1917192219261939
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8%16%18%32%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实施B.新经济政策实行自由贸易
C.计划经济加快了工业化进程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纪录片《大国崛起·美国》记述了从1720世纪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进程。下表所列为美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部分历史事件。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7世纪追求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在北美广为传播
1775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1861南北战争爆发
18629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国成绩斐然
1894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材料二   城市成为成功、幸福以及便利的代名词,大量人口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城市。1860年至1910年,美国城市总人口从621.6万上升到446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8%上升到45.5%,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由9个增至50个,1920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2%。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机会,由于没受过良好教育,缺乏专业技术,只能到工厂中充当最底层的廉价工人,深陷贫困之中。从1860年到1900年,进入美国的移民超过1400万人,而在1900年到1910年仅10年间,又有900万移民从南欧和东欧涌入北美,语言、宗教、社会价值观迥异,贫困、犯罪问题突出。为降低成本,追逐利润,资本家减少为改善工人工作条件而进行的再投资,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城市大量污水、垃圾不能得到迅速而有效的处理,龌龊的生活条件导致了伤寒、霍乱等流行性疾病的猖獗。急待改善的城市问题与腐败、滞后的市政管理形成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刘连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问题及其改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基于大国崛起,为“美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18—19世纪的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急待改善的城市问题,据此提出两条合理化的治理建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
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
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7 . 下表是1928与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与城市化水平简表。
主要产品产量城市化水平

(万吨)
煤炭
(万吨)
棉织品
(亿米)
谷物
(万吨)
城市人口
(万人)
占比(%)
1928年430355026.7873000.1319%
1940年18301660039.5495007033%

此表可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显露B.工农业得到均衡发展
C.现代化模式的发展特征D.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
2022-05-08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

对表格中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B.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人口迁移
C.深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D.注重国家城乡统筹发展
2021-08-2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所示是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建设的四项指标,由此可知
A.城市规划应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性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必要性
C.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D.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深化政府行政职能
2020-11-1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