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崛起的城市中,上海的发展最引人瞩目。尽管在宋元时期已是繁盛的港口,但上海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是在开埠之后。1843年上海人口仅为51万,随着航运贸易及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农村人口尤其是江浙农村人口进入上海;浙闽粤等地商帮、冒险家及世界各地人士纷至沓来。1900年上海人口超过100万,1915年超过200万,1930年突破300万,成为当时中国的特大城市。1949年上海解放时,人口达502.9万。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已成为能与伦敦、纽约、东京等比肩的世界性大都市。

——陈熙《中国移民运动与城市化研究(19551980)》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的法国仍是农业国,1846年农村人口约占法国人口总数的75.6%。为生计所迫,农忙季节农民涌入人手不足的地区做短工,后返回家园。1852年仅为收割而流动的季节工人已近90万人。……19世纪中叶后的工业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新前景,农民踏进城市,很少有回乡念头。蒸汽机、电灯和防水帐篷等新设备的出现,使城市建筑业可终年施工,工人无需按季节返回家园。最初,只有农村中最贫困者流入城市;后来各类人都卷进移民大潮。大量农村人口迁出,使遗留在土地上的人有多于以前的生存空间。19世纪下半叶,土地分散和土地再分割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但土地集中的趋势正在上升。……新式移民不再是旧式小农思想的因袭者,而是城市观念携带者。

——摘编自许平《法国近代农业人口的迁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上海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意义。
2021-05-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入宋以来,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垃圾也随之增加,防火、交通、环保等问题日益严重.在城市道路方面,宋律明确规定在道路旁设立标记,严禁越界侵占街巷,并对侵占街道现象进行专项治理。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刑统》规定:“其穿垣出秽污者仗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对于堵塞河道的违章建筑,宫府有权力在必要时采取强硬手段,将其强行拆除。城市的发展带动了肉食需求的增长,生活相对富裕的市民阶层不仅

要消费普通肉食,也开始追求野味,鉴于城市乌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宋廷在开封禁止捕鸟,甚至规定卖杀鸟药也违法

——摘编自余小满《试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管理制度变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加强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中国“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不同时期的城市折射出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三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