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现代效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

——摘编自王前福《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等

材料二     近代天津是中外文化碰撞最为激烈、复杂的城市之一。随着九国租界和现代工业的崛起,外国人眼中的天津形象逐渐脱离对北京的依附而独立存在。天津民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上,形成了兼容井蓄的风格,以文艺中的话剧和文明戏最为突出。

材料三     1978……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从2%左右提高到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369个,城镇人口达9亿。

——摘编自迟福林《第:二次改革_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化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多指出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成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城市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才开始的,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   美国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从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乡村居民仅增加30%。城市的扩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乡村居民向城市的迁徙以及欧洲移民的大量到来。

——【美】沃尔特·拉斐德《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兴盛与衰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近代城市化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B.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D.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2021-01-09更新 | 1478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下图所示为19世纪以来世界五国(美国、英国、日本、巴西、印度)在不同时期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其中,英国对应的数字是
A.①B.②C.③D.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
比例5.258.2513.5017.0021.0027.5052.00

材料二   英国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体现为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代价,农业增长率低,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没有准备、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诸多社会变革,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是被动的参与者。而企业家们全神贯注于生产、追逐利润,却忽视了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放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化在18世纪后期实现“起飞”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的社会动荡,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化
A.空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B.发展进程具有不彻底性
C.移植了西方城市化模式D.城市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2020-12-02更新 | 94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是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建设的四项指标,由此可知
A.城市规划应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性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必要性
C.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D.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深化政府行政职能
2020-11-1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统编版)-作业10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8 . 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10 . 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
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
C.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