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作为传统政治中心的北京城的经济发展仍停留在以手工业为主的阶段,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城市人口增长与核心区规模的增长都比较缓慢。1912 年以后,由北京近郊及外地农村流入的人口逐渐膨胀,至1948年增加了2.77倍。同时失业或无业人口也越来越多,据统计,1935 年全市无业人口的总数达64万多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5%.1928年以后,那些为少数上层社会服务的古玩、皮货、首饰、钟表行业以及餐饮业等商业服务业也面临严重危机。

--摘编自邱国盛《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比较研究》

材料二 建国以来有关城乡关系的主要政策年份

年份主要政策
1949经济建设坚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
1953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统购统销。
1958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
197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
1997从农村到小城镇务工或者兴办第二三产业的人员,在小城镇购买了商品房等人员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002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017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摘编自颜昌武《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城乡关系一个非对 称双向运动的分析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北京城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