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垃圾治理似乎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面对这一问题,20世纪初的美国开展了城市政治改革运动,如减少州政府的干预,健全民主制约机制和追求效率和节约。这种变化反映出(     
A.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B.城市服务属性的增强
C.城市管理专业化趋势D.反对政府过度的干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A.交通网络使城乡联系日益密切B.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布局变化
C.交通进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交通现代化决定工业化进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华早期文明的发达与人口大量聚集于城市有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城市化率列表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安放在乡村,并不安放在都市。

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化率变化趋势,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钱穆观点的理解。
2020-12-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春秋战国到南宋末年,城市人口由15.9%上升到最高峰的22%,最大的城市规模也由二三十万人不断上升到250万人。人口虽然增加了,但增加率不高;而在同一时期,耕地面积略有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有相当幅度的提升,粮食生产能供养这些非农业人口。江南地区正是当年的农业高产区,加以水道分布理想,运输便捷,到了南宋,这种发展趋势达于顶点。南宋以后,人口快速增加,耕地虽然也扩展了一些,但远远追不上人口之增殖。农民可能供养的非农业人口之比重便随之下降,也因为余粮率之下降,每个大城市必须扩大其采集余粮的地理范围,运粮成本上升,最后终于达到极限。到了19世纪上半叶,城市人口比重已降至6.9%的谷底。19世纪40年代五口通商,从此开始中国与西方各国密切接触,各大商埠相继开辟,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渐兴起。大量的洋米洋面可以从商埠进口,城市人口不再完全仰赖本国农业部门的粮食供应,余粮率所形成的制约减弱。到了19世纪末,城市人口比重已回升到7.7%。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   1955年,国务院公布了市和镇的设置标准:凡常住人口2万人以上的居民点被列为市;2000人以上而同时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列为镇。中国推动的五年计划以及国家城市发展策略都建基于这些市镇单位。自1955年的设市标准实施后,至1957年,全国城市增至179个,其中71个是新设的。新市大都位于内陆省份,是依赖本地资源并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新建工矿企业为依托的新建城市,如包头、克拉玛依、白银、兰州、大同等。在沿海地区,有23个原城市被取消了城市地位。这些发展体现了新政府由沿海转入内陆的新的工业化空间政策,城市发展动力在空间上出现变化。19491957年间,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比率亦由10.6%升至15.4%。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前中国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城市发展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

——《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二   1850—1900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统计表

城市1850年1880年1900年
纽约69619123437
伦敦261847676581
莫斯科3656121000
上海250300600
孟买500773776

材料三



                      古代天津建筑                           近代天津建筑

材料四   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一般是通过引进英国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工业化,一开始就要求集中,因而必须建立在城市里,这种情况造成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建设费用同时上升。再加上一些国家普遍实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进一步刺激人们离开农村向城市迁移,增加了对城市建设的压力,由干人口迁入城市的速度和规模快于经济发展,进入城市的劳动力不能完全被工业部门吸收,造成劳动力流动停滞。这样,虽然实现了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并没有实现就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世界经济史》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建立的经济条件。
(2)比较材料二中欧美城市与亚洲城市人口增长的不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比较古代天津与近代天津城市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4)概括材料四中城市化进程过快出现的问题?
(5)根据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0-05-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城市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我国城市有哪些类型?

材料二   上海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缩影。上海在鸦片战争前只是清朝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开埠通商后,伴随着外商企业的兴办,官办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到20世纪初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近代大都市。


(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上海出现的新经济因素的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此产生的阶级在推进中国社会政治进步方面的重要活动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1978~2006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表



(3)依据统计数据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整体趋势。结合史实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2020-02-1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宣武区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上表能够反映古代中国大城市变化的多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8 . 椐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的研究,“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部分人滞留农村的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据此推断,“逆城市化”(     
A.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B.特征是城市人口停止增长
C.使货源开始转向中小城市D.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
9 . 城市是理解文明的基因。下表是近代南京城市发展部分简表,从中可以推断出(     
   发展史实
1890年曾国荃在南京创立江南水师学堂
1895年修建下关江边公用轮船码头,抵制洋商码头
1905年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建立
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建立
1918年已停用的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

A.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科举制B.南京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C.南京见证晚清选官制的变革D.南京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趋势
2023-03-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
A.1850年之前各国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
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崛起推动城镇化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助推1900年城镇化发展
D.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超越发展中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