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小中国”到“大中国”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材料一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元朝疆域图

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郑炜、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辽人自称炎黄子孙,并不否认宋人也是炎黄子孙。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具有“南朝”和“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认识。……第三,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以为自己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且在“九州”中国之内,应该属于中国,同时,也承认宋朝在“九州”之内,也是“中国”。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小中国”到“大中国”的演进历程中“中国”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2-02-16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过关03辽宋夏金多民族封建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B.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C.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
D.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