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乌克兰东部承认了俄罗斯对其的统治权。沙皇政府在此地限制乌语推行俄语。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友好各民族关系的“本土化”政策在苏联推广。

这一时期,苏联支持乌语发展,乌语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获得了官方语言地位,有80%以上的学校把乌语作为教学语言,政府官员能用乌语进行工作。1945年,加里奇沃伦等地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领土获得历史性统一。乌克兰恢复俄罗斯化运动,西乌克兰的苏维埃化时间较长且伴随暴力。此阶段,斯大林以培养苏维埃人民为目标,间接降低了乌语地位。

——摘编自戴曼纯《乌克兰语言政治与乌克兰化》

材料二   直到16世纪,爱尔兰语还是绝大多数爱尔兰人的主要交流语言。17世纪,英国征服爱尔兰,此后大力强化在爱尔兰的英语推广政策。到1911年,仅有12%的爱尔兰人还使用爱尔兰语,且使用者主要集中在爱尔兰西部偏僻农村。但爱尔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一直十分强烈。1922年,爱尔兰通过武装斗争脱离英国赢得独立。

——摘编自田鹏《原苏联民族语言政策的失误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对乌语政策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合理积极的语言政策对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从华夏族到中华民族的转变,反映了我国民族意识的不断传承和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政治共同体。至迟从西周开始,华夏已形成拥有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周天子是华夏共同认可的最高统治者,其下统辖有姬姓以及姜姓、任姓、姒姓等贵族,他们以周王室为核心,通过血缘、联姻等纽带凝聚成一体。……随着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华夏内部产生了共有的礼乐文明。同时,作为华夏文化代表的乐亦具有不同地域和人群的文化相融合的特征。

——摘编自李渊《论先秦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

材料二   近代,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站立、崛起以及由传统的“天下观”向近代的“世界观”转变的过程中,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的建构为中华民族认同的彰显埋下了民族自觉的种子。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运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念分析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在危机关头始终站在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前沿,用实际行动激起各民族潜在的内聚性和向心力,促进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摘编自王秀娟《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刍议》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华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因素,并简析该意识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政治领域的深远影响。
2021-12-01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