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概念在清末民初萌生,当时人们认识到应当发动并整合中国各民族抵抗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萌生的。但对中国前途的不同模式的选择,导致了“中华民族”一词出现伊始,就其含义的界定就存在分化。在立宪派看来,“中华民族”是包含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的;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认为“中华民族”就是汉族的代名词。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在辛亥革命后,但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逐渐的认同了大民族的概念,把“中华民族”视为中国各民族融合同化而成的一个民族。

——摘编自陈艳飞《关于“中华民族”的语境含义研究》

材料二   193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卫。”1937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华民族”一词高频率出现。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中多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该决议案明确了“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统一指称。并提出把“团结中华各民族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作为党在抗战时期的中心任务之一。毛泽东也明确指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当地政府须设置由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作为省县政府的一部门,管理和他们有关事务,调节各民族间的关系,在省县政府中应有他们的位置”。从而确定了抗战时期党对民族工作的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

——摘编自崔榕、赵智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派”与“革命派”关于“中华民族”含义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2023-11-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了“瑷珲(今黑河)——腾冲线”(即“胡焕庸线”)概念。他通过调查统计数据揭示出当时中国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即东侧半壁约40%的国土上集中了90%以上人口,西侧半壁约60%的国土上居住的人口却不足10%。

有学者认为“胡焕庸线”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两千多年来,“胡焕庸线”是活动的,时进时退,南北、东西有很大的“摆动”。甚至可以说,“胡焕庸线”的进退及其两侧古来不断发生的冲突与交往,是中国、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及表现。

——摘编自中国新闻社《中国式现代化如何破解“胡焕庸线”难题?》


根据材料,从文明的视角围绕“胡焕庸线”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中说:“从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区分‘中国’或‘华夏’与‘夷狄’,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而《春秋公羊传》记载了儒家论述“夷夏互变”的大量历史案例。可见,是夷狄还是华夏依据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化而转移,正如韩愈在评价《春秋》时所说的一样:“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之进于中国者,则中国之。”正是这种依文化辨华夷的观念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能够通过文化学习相互融合、凝聚。

——摘编自张刚《中国古代民族观与中华民族凝聚》

材料二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史记》的“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普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晋书》中的《刘元海载记》记述了匈奴人刘渊认同自己为刘汉后裔,所建政权以“汉”为号。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总体来说都非常重视汲取汉族先进文明制度,统治者都非常热心儒学,如北魏孝文帝就以汉化改革著称,对儒家道统极为认同,自觉捍卫华夏道统。

——摘编自汪高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民族观。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以何角度进行华夏认同?并说明这种民族认同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的来看,儒家是在“天下”的范围内来认识“夷夏之辨”,是从“大一统”的角度来看待夷夏关系的。因此,儒家不仅强调“夷夏之辨”,更强调“用夏变夷”和“礼”分华夷。在儒家眼里,一个族类的行为是否合乎“礼”的规范,是区别夷夏的根本标准。在此标准下,四夷如果遵礼可视同华夏一样对待,华夏如果失礼则被视作“新夷狄也”。有了“礼”分华夷的标准,实际上也意味着夷夏之间有了互变的通道,这样,不仅“夷变夏”不可阻挡,而且“夏变夷”也不可避免。在“大一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儒家对于夷夏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有独到的见解:“夷夏有别”只是暂时的,随着民族交往程度加深、民族充分发展和不断融合,“夷夏有别”的状况最终会被“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局面所代替。

——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影响及现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自觉不同于西方国家是由于国家自身原因而发生的,它更多的是迫于外部挑战刺激下的一种被动回应。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萌芽于晚清,甲午战败后,中国的知识精英阶层逐渐觉醒了“我”族意识,他们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和民族的独立作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努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知识政治精英的启蒙以及国内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抗日战争的爆发,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高度觉醒,并且参与到维护中华民族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战斗中,“民族国家”之观念被广泛和深入地传播与接受。

——摘编自谢丹《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发展的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儒家民族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2023-05-1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长城,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识别程度最高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国家的象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文人志士开始通过长城表达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思想。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于遣戍伊犁途经嘉峪关时写下“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表达了他抗击外敌侵略的愿望和悲壮不屈的浩然之气。19355月上映的抗战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在电影放映后迅速成为中国最流行的抗日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把“中华民族”和“新的长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关于长城新内涵最经典的表达方式”。至此,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已清晰可见。19499月《共同纲领》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明确地把长城推向新中国的国家象征地位。2014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海内外发表新年贺词,背景画始终是万里长城。

——摘编自王雁:《论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乌克兰东部承认了俄罗斯对其的统治权。沙皇政府在此地限制乌语推行俄语。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友好各民族关系的“本土化”政策在苏联推广。

这一时期,苏联支持乌语发展,乌语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获得了官方语言地位,有80%以上的学校把乌语作为教学语言,政府官员能用乌语进行工作。1945年,加里奇沃伦等地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领土获得历史性统一。乌克兰恢复俄罗斯化运动,西乌克兰的苏维埃化时间较长且伴随暴力。此阶段,斯大林以培养苏维埃人民为目标,间接降低了乌语地位。

——摘编自戴曼纯《乌克兰语言政治与乌克兰化》

材料二   直到16世纪,爱尔兰语还是绝大多数爱尔兰人的主要交流语言。17世纪,英国征服爱尔兰,此后大力强化在爱尔兰的英语推广政策。到1911年,仅有12%的爱尔兰人还使用爱尔兰语,且使用者主要集中在爱尔兰西部偏僻农村。但爱尔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一直十分强烈。1922年,爱尔兰通过武装斗争脱离英国赢得独立。

——摘编自田鹏《原苏联民族语言政策的失误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对乌语政策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合理积极的语言政策对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的民族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而生的,它的产生在于社会产生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壮大,进而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孕育而生。物质的生产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精神的生产也将如影随形。随着西欧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代表市民阶级,这个阶级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控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王权势力结盟。1617世纪,在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国家,如英吉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人民对祖国热爱与效忠的表达。

法国大革命不仅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在具体的革命进程中把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紧密结合,充分展示了近代民族主义的深刻内涵。就此意义而言,法国大革命则标志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摘编自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就从没停止过对中国的侵袭和掠夺,到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梁启超等人将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引入中国,期望以此为武器对抗西方的帝国主义,改变中国的被动局面。虽然在鸦片战争之后,传统的“夷夏之辨”和华夏中心观受到了异常严重的挑战,但其作为已根植于国人心中的传统思想,仍然构成了近代民族主义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自兴中会成立后,革命党人的宣传鼓动也极大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生成与蓬勃发展。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于民族认同的宣传,在实践中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新局面,都使得近代民族主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使其发展到最高潮。

——郭倩倩、秦龙《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生成理路与价值意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民族主义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不同原因,并阐述其内涵。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当今全球化下民族主义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2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夫国也者,必其全国之人,有紧密之关系,有共同之利害,相亲相爱,通力合作,而后能立者也。故未有两种族之人,同受治于一政府之下,而国能久安者,我汉人之真爱国而有特识者,则断未有仇视满人者也。何也?以日本之异国,我犹以同种同文之故,引而亲之,而何有于满洲……故有特识而真爱国者,惟以民权之能伸与否为重,而不以君位之属于谁氏为重。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1901年)

材料二   西学之外,中国古典文化和古代先贤思想也是他(梁启超)反专制思想的一个来源。他曾对中国整个历史文化进行过批判,同时他对中国历史又有满腔的热爱。他在批判中国专制历史、吸收西学的同时,又认为“今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因此他既大力发掘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思想,又无情驳难和揭露在历史上的阴暗面和糟粕,为培养“新民”和“少年中国”,他用如椽大笔,像酿造蜂蜜的蜜蜂那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未来不停歇进行思想生命酝酿和创作。

——摘编自翁有为《梁启超对专制体制批判之发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民族观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的民族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3-05-1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考试·临考押题密卷历史(B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拉丁语是社会唯一通行的语言,其他各国语言则是粗俗语言。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一批知识分子认为必须放弃拉丁语,使用本民族语言。13世纪时,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第一个提出民族语言问题。在英国,“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喜欢意大利,但更爱英国。我熟悉拉丁语,但崇拜英语”成为当时民族意识的真切写照。而在法国,早在12-13世纪,一批作家已经使用法语进行写作,到17世纪时,法语已经成为欧洲国家仿效学习的语言。与英法相比,德意志民族语言的产生要落后很多,直到1871年德国统一前,德语只在下层群众中使用,并被视为粗俗不堪的语言。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读书人认为,西人之所以富强,皆因其切音成文、识字者众、民智开通之故。为此,他们开始研制汉语的拼音文字方案。进入20世纪,白话文、语言统一等都迅速成为重要的公共议题,被纳入新政范畴。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对国语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相继召开了“读音统一会”,颁布了注音字母、《国音字典》、国语罗马字和“新国音”方案。于是各种提倡和推行国语的机关、组织大量涌现。有关语文革新的各种主张,从白话文、废汉字到提倡世界语等,一时众流竞起。国语运动的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改革,将中国塑造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语运动不但植根于现代场景中,它自身就是面向现代的。

——摘编自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欧民族语言兴起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方相比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语言的认识。
2022-04-20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