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71年,中日双方就中日通商章程在天津进行谈判。针对日本要求在中国享受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请求,李鸿章明确表示中日不能以“西约”为例,应缔结平等条约。这一做法反映出当时中方(       
A.尚没有认识到日本的强大B.对日本抱有强烈的歧视态度
C.初步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D.力主构建新的平等外交体系
2023-07-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明朝外事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主要由礼部主客司管理、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设立行人司、洪武十三年明太祖设立行人司,职专奉节奉使之事。尽管礼部主客司是总管外事的机构、但是其他机构仍然是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由于财物最终送交内府掌管、也给宦官参与出使提供了可能,因而出访外交使节主要有三类:朝臣、行人、宦官。明朝外交使节的选拔是非常慎重的,在程序上、一般是由礼部先拟定大政的名单、然后按照仪制或惯例向皇常提出奏议、并推荐人选,通过朝臣的商议,最终由皇常来确定人选、并择日出使。

——摘编自滕淋《明朝外交使节》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大量进驻北京,清政府同西方的交往日益增加。由于对国际形势的无知、给中国对外交往带来了种种弊端、派遣使节加强对西方的了解,已成为清政府的当务之急。清政府派驻的对外使节分为五类:观光性使节、屈辱性使节、常驻性使节、礼仪性使节、考察性使节。清政府在遴选使节时、最初只是要求使节才识兼备、洞悉夷情即可,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逐渐要求使节还得拥有一定外交专业技能。那些士大夫和熟悉西方的洋务人员成为清政府遴选使节的重要来源、置学堂、建机构、游历见习、留学成为清政府培养外交使节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勇《晚清外交使节的遴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选派外交使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遴选外交使节的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明清政府派遣外交使节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对于不平等条约中给予列强各种权益的内容,清政府的官员们不是从平等与否的角度思考,
而是抱着"怀柔远人"的传统心理,或将其视为"投以肉食"的羁縻"制夷之道",并认为"并无伤于国体"。这反映了清朝统治阶层
A.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D.外交观念开放包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施欧洲复兴计划,以抵制共产主义的影响并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冷战时期,美国继续进行大规模对外援助,联合盟友遏制苏联。1961年颁布《对外援助法案》,规范美国的对外援助,但存在与现实脱节且前后不一致的情况。美国没有跨部门的多边援助战略和政策指导,在实际决策中,各部门各自为政。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家安全问题成为影响美国对外援助的重要因素。美国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列为外交和对外政策的重点,其主要动因是巩固和增强对联合国等关键机构的主导影响力。近年来,美国在经济发展、环保和卫生等领域设立多个垂直基金、不断推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制定规则,提高其在全球的领导力。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对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造成重大伤害。

——摘编自曾璐、孙蔚青、毛小菁《美国多边援助的做法、问题及借鉴》

材料二   20092012中国对外援助情况示意图



——据《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援助的目的,并归纳美国对外援助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9—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和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框内是1876年李鸿章会见日本使节森有礼时的双方对话。这反映了李鸿章
A.对近代国家关系实质缺少清醒认识B.奉行“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C.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D.利用国际公法保障了国家利益
2021-08-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8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