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  )

翰林

进士

举人

优廪

副贡

荫生

监生

附生

例附贡

捐监

新式学堂

1875—1894

7

1

6

2

2

1

2

2

2

0

1894—1900

2

0

3

2

0

0

0

0

0

1

1901—1911

2

0

6

0

4

1

0

1

0

6


A.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B.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877年,清政府依照与周边藩属国交往的规则,给予谕旨派出郭嵩焘、刘锡鸿正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郭嵩焘请求清廷“补办国书,充当公使”,而补办国书未署副使名,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说明当时
A.晚清谋求外交转型受到英国阻扰
B.传统朝贡体系及观念已经瓦解
C.传统观念阻碍了晚清外交近代化
D.晚清政府对近代外交毫无了解
2019-04-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东省安丘市、诸城市、五莲县、兰山区2019届高三4月模拟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