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清仁宗实录》记载“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锯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这些思想主张反映出(     
A.清朝天朝上国理念B.中外交涉事务频繁
C.中国主动学习西方D.近代外交理念萌发
2022-11-0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西方”名称变迁主要反映了
名称主要范围
汉唐时期的“西域”广义上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狭义上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唐宋时期曾用“西天”指称更为遥远的印度。
宋明时期的“西洋”最早见于五代,元代广为流布,明代特指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明末以后逐渐转向专指欧洲。
明末清初的“西方”与“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等同义词广泛流行,指称欧洲。

A.中外交流的日益扩大B.开放程度的总体趋势
C.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D.农耕文明走向衰落
3 .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先后出访了东盟十国中的九国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四个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这些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回访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     
A.说明中国多边外交取得重大的成果
B.有助于中国建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C.表明中国突破了不结盟政策的束缚
D.说明中国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2021-11-18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021-10-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时期关系
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中美、中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中美苏日四国决定了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列史事主要由经济动因引发的是
A.日本派“遣唐使”B.吐蕃遣使觐见唐太宗
C.利玛窦留居京师D.马嘎尔尼使团朝见乾隆帝
2021-02-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计七次带领船队下西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寻求异域珍宝B.发展远洋贸易
C.宣扬大明国威D.开辟海外市场
2021-02-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化大都市,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使者、商贾、学者等不断来唐朝访问。下列有关唐朝对外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亚非拉僧人慕名到唐都游学B.堕婆登、拂菻等国遣使来唐
C.景教、摩尼教等传入中国D.玄奘西游带回经论、舍利等
2020-11-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864年2月,总理衙门奏请拨款印刷《万国公法》。次年2月,由总理衙门大臣作序的300部《万国公法》被分发给各省督抚参考备用。这反映出当时
A.地方督抚仍是清政府外交的主要承担者
B.总理衙门在中枢体制中拥有崇高地位
C.政治体制变革推动清政府融入国际社会
D.清政府对走出“华夷秩序”做出尝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919年10月,徐树铮派驻军队到外蒙,全面否定《中俄声明》,被沙俄渗透多年的唐努乌梁海,终于回到祖国怀抱;11月,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这表明
A.北洋政府有领土主权意识B.苏俄放弃了对中国的权益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D.北洋政府与列强关系紧张
2020-05-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