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12款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1903年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中日《通商行船续约》也有基本相同的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要求逐渐摆脱列强的控制B.开始重视法律制度的构建
C.已具有较为明晰的近代外交意识D.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清王朝所面临的对外交往事务,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中原王朝,北临强大的俄国,南邻从海上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客观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国家机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对外交往的事务分别由理藩院和礼部承担。理藩院掌管西南、西北地区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并负责与俄国的交涉。礼部则负责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国家事务,以及从东南海路、陆路而来的原中国藩属国事务。在西方殖民势力的强攻之下,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派遣钦差大臣与之议和,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奕䜣、文祥、桂良等人奏请设立总理衙门。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皆归其管理。1875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近代中国外交制度中的使节制度出现。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摘编《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马彦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外交机构的演变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清王朝外交机构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2020-07-11更新 | 3992次组卷 | 7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近期,中国考古专家在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发掘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写本残片(见下图),卷首写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这反映出(  )
A.玄奘西行凿通了中原与西域交通B.佛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C.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文化传播D.丝绸之路从汉至唐长期保持畅通
2020-01-20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3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辩论往返持续三个月之久,最终达成协议:五国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据此可知中国
A.外交主动融入世界
B.外交艰难向近代转型
C.近代外交的屈辱性
D.奉行传统外交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80年代,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日,特地前往象征法兰西思想和精神圣地的先贤祠为三位先贤进献了三支玫瑰,其中一枝献给了19世纪40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密特朗此举的意图是
A.帮助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B.积极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C.强调第三世界在法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D.突出社会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近代时,“外交一词来源于西方,在其传入中国后,因其主要是官方和精英所用术语,传播渠道不畅,故在很长时期内,使用而不流通,流通而不流行。直到19世纪90年代,“外交”才成为中国社会各界所普遍接受和广泛流行的词语。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对外感响力日益增强
B.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C.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
D.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8 .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其中对一些中国原有的名词做了如下解释
电: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
雷: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 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编写此书的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时间礼物说明
14051433年郑和代表皇帝,“贪赐丝绸、金银、瓷器等珍贵礼品”;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夷归附、万国来朝”,“贡品“包括象牙、宝石、珍禽异兽等。
17931794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多件,蒸汽机模型等贸礼被清政府束之高阁;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五器及各类工艺品途3000件。
18531867年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瀛寰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7年美国政府将一幅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
1941年11月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獅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
1943年2月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
19491950年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苏联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
1957年11月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
1972年2月中国赠送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向美国赠与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
1986年11月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亚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胶票,对方则赠送了组约证交所证章。
2014年9月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1-27更新 | 545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对抗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