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幻想利用日本“以东制西”,提出联日主张。80年代开始转向“联俄制日”。19世纪末,作为保全中国主权和防止日俄未来图谋,开始采取“联美英制俄日”的政策。材料中外交政策的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中国近代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C.李鸿章坚持自强求富的施政纲领D.统治集团对列强的本质认识不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2022-06-22更新 | 4806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政府在与列强就条约问题进行外交谈判时,对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且不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一直耿耿于怀,如五口通商、公使进京等;对于列强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的要求,却轻易答应,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这说明清政府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目标并没有达成
B.外交体制的近代化和外交理念的进步
C.洋务派和顽固派在政见方面矛盾加深
D.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昧于世界发展大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为适应列强要求,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衙门独立于六部之外,是一个专门办理涉外事务的新式行政机构。官员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指派兼任。其规则仿军机处办理。这反映了
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B.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外交近代转型的趋势D.专制集权遭到了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某一条约附件中规定:三、每值使臣呈递敕书或国书时,大皇帝必遣加用黄袢如亲王所乘之绿轿到馆,将使臣迎入大内,礼成后,仍一体送回,来往之时,必派兵队前往使馆迎送。……五、使臣所递敕书或国书,皇帝必亲手接收。上述规定表明
A.当时中国在外交上处于屈辱的地位B.列强通过武力监督方式控制清政府
C.晚清政府外交礼仪被迫与国际接轨D.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2022-04-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在1871至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在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封锁问题”等涉外交涉中,中国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活动
A.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B.反映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D.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6年初,中国启动“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由外交部长站台,各省区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推介,向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工商界代表和中外媒体讲述各省区的故事。目前,外交部已经为中西部为主的11个省区市举办了推介活动。该活动旨在(     
A.推动民间外交主导对外交往B.统一各省区对外开放的进程
C.开启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D.深层次全方位打造中国形象
2022-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B.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2022-03-13更新 | 142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这表明
在明代表(→表示使臣出使方向)
中朝使臣往来中日使臣往来朝日使臣往来
中国→朝鲜朝鲜→中国中国→日本日本→中国朝鲜→日本日本→朝鲜
明代以前2088824681424
共计1343年
年平均次数
0.130.650.0030.050.010.02
明代161129916372270
共计277年
年平均次数
0.64.60.060.130.080.25
A.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核心力量
B.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
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D.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