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68年,总理衙门派出第一个外交代表团,美国人蒲安臣任涉外事务使臣,英国人、法国人任副使。同年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企图使中国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而美国在共管中居于领先地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与美国邦交关系密切B.近代外交人才短缺
C.外交日益与国际接轨D.外交的半殖民地化
2 . 曾纪泽谈到“改约之事,宜从弱小之国办起,年年有修约之国,即年年有更正之条,至英、德、法、俄、美诸大国修约之年,彼迫于公论,不能夺我自主之权利,则中国收复权利。而不著痕迹也。”曾纪泽的外交思想
A.体现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近代化B.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C.尚未认识到西方侵略的危害性D.反映国际治理体系渐趋公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最初清政府向外派遣使臣时,常在正使下设一副使,该做法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外交工作的开展,如首任公使郭嵩涛与其副使刘锡鸿纷争不止。该事件之后,清政府了解到国际惯例,不再设副使。这说明了
A.清廷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B.清廷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原则
C.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D.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5年,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周馥上奏:“查西国海权以潮退三海里为限。英、法等国海峡甚狭,海滨小岛亦多近岸。中国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深有相隔百余海里者……若仅以潮退三海里为限则名为保护,反蹙海疆,不如我向来领海之权,较为上策。”清廷“如所请行”。这表明当时的士人在维护中国海权中
A.照搬了西方理念的国际法框架B.考虑了中国历史实践的独特性
C.摈弃了起源于西方的领海观念D.有效抵制了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了他游历亚洲、非洲、澳洲的情况,书中所记涉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更成为研究高棉帝国鼎盛时期的唯一现存一手资料。这反映出元代
A.对外交往范围较广B.民间交往更趋活跃
C.华夷观念有所松动D.政府鼓励对外开放
2021-11-20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天津历史高考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65年,英国人赫德在给总理衙门的文件中写道:“命大臣驻扎外国,于中国有大益处。”面对呼声,1875年5月,清政府在经历了三次遣使尝试后,发布上谕同意正式遣使,并于次年正式向外派驻外交使团。可见,晚清使节制度的建立
A.标志着清廷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
B.推动了中国外交领域的近代化
C.反映了中国外交主权的完全丧失
D.使清廷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并未供呈御览,也未颁发各地。很多外交官员不了解条约的具体内……有的官员竟然将中英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比喻为“桀犬狂吠,本不足以论是非,乃投以肉食,未尝不摇尾而贴服”。据此可知,此时的中国(     
A.近代外交规则意识淡薄B.中央权力运行出现重大调整
C.官僚机构办事效率低下D.朝贡体系遭遇巨大外力冲击
2021-1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国际社会只能听到日本的一面之词,旅顺大屠杀事件没有清朝政府和媒体强有力的声音,反而是《点石斋画报》《上海新闻画报》等将清朝战争失利事件当胜利,遭到国际媒体嘲讽。这反映了(     
A.日本的舆论宣传决定了战争进程B.清朝政府战争立场不坚定
C.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D.清朝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2021-11-10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9月25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被无理拘押1000多天后,终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平安回国。华春莹28日在回应关于普萨基的表态时说,中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保护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孟晚舟顺利归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两国外交博弈的结果
C.中国重视保护本国公民利益D.孟晚舟自身的优秀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朝官员曾纪泽指出,西方人签订的条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长守不渝的,一种是可以随时修改的,“通商”条约就属于可随时修改的。因此,他依据国际公法,多次和列强商谈修改中外条约,试图收回中国利权。据此可知,此时清朝官僚
A.对近代国际关系认识有所提高B.运用国际公法有力捍卫主权
C.对帝国主义有不切实际的幻想D.放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